放大圖片
■養老院的服務愈來愈好。 網上圖片
陳曉鳳
北京正在快速進入老齡社會,如何養老成為關係每個公民的事兒。
不少人忌諱養老院。老人不願去,認為進去就是等死,不到萬不得已,家人也不願把老人送進養老院。最近,一位朋友為調研養老產業,邀我一起去一家民營養老院看看。這家名為「嘉德養老公寓」的養老院位於京東四惠附近,是一對從國企下海的中年夫妻創辦的。
穿一身工裝正忙乎的老闆迎了出來,他說剛在餐廳安排伙食。老闆說,2005年為了辦這所養老院,他賣掉了經營紅火的餐廳,還有自家位於北京黃金地區的一套房子,幾年艱辛一言難盡。問他為何明知不易還要進入這個行業?他說,向善之心吧!做生意的甚麼時候不再把賺錢放在第一位,才能把生意真正做好,做成事業。
雖緊挨市中區,但一進養老院,就聽到此起彼伏的嘹亮雞鳴聲,彷彿回到了遙遠的傳統鄉村。一路走去,看到一群在寬大雞舍中撲騰奔忙的蹓躂雞,一圈正睡覺的大肥豬,以及活蹦亂跳的小羊。再走過去就是菜地、農家肥堆、柴垛、糧庫、木工房、飼料粉碎房等,儼然一個自給自足的小農莊。這讓剛從擁擠地鐵下來的我耳目一新。
老闆說,在養老公寓經濟鏈中設計這個「自給自足」的環節,對提高老人的生活質量很重要。其一,種菜全用農家肥,豬、羊、禽類的飼料自己加工,在源頭上杜絕了化肥、農藥、飼料添加劑等對食物的污染,就能讓老人天天吃到有機食品。很多老人進院時間不長,身體就強壯起來,與吃得乾淨很有關係。此外,養老院的員工也吃有機食品,成為一種福利。其二,老人喜歡鄉村氣息,他們常來看看小羊、餵餵雞,能給生活增加不少快樂。其三,能降低辦院成本。因為自給自足,雖然都吃有機食品,每月每位老人的伙食費僅為480元人民幣。除了養殖,養老院的很多基礎設施建設,如擴建養老設施、造實木桌椅等,都因自己動手而節省了大量開支。控制了成本,養老院的收費就能保持在大眾化水平,讓多數中等收入家庭都能承受。
再往裡走,見到一片清亮的湖水,湖裡棲息著一群野天鵝和野鴨。這是一個用有幾百年歷史的金魚坑改造的人工湖。老闆說,這裡夏天種滿荷花,湖裡有小船,湖的四周設置很多長椅。春夏秋時節,老人們都在湖邊釣魚、散步,累了能隨時坐下休息。
穿過小湖就進了公寓居住區,由院長──老闆的妻子帶我們參觀。這是一個四面圍著兩層小樓的明亮、寬敞院落,住著100多位老人。老人公寓多數是單人居住,也有雙人及夫妻同住的。每個房間都有獨立衛生間。陽光從巨大的玻璃頂棚照射下來,撒滿整個院子。老人們有的在院中間的桌邊打牌下棋,有的坐在輪椅上曬太陽。雖然到處是白髮皓首的遲暮之人,但是顯得很安然。房門面向大院,關起門來是獨立空間,打開門就面對熱鬧的庭院。老闆的口頭語是:「我們就是一個大家庭!」
庭院盡頭就是醫務室、診療室、藥房,還有個小小的圖書室。圖書室裡擺滿了社會各界捐贈的圖書,幾位老人在靜靜地看書。院裡還有個由老人組成的合唱團,定期表演節目。圖書管理、文娛社團的管理人,都是由老人自己擔任。為了讓老人感到自我價值,公寓還成立了一個由老人組成的管委會,職責除了監督公寓的服務質量外,也負責解決老人之間的矛盾。比如有個老人退休前是居委會主任,有解決人際關係的能力,很多事就由他出面協調,化解了很多矛盾。院長說,發揮老人的特長,也是老有所養的一部分。
這裡住的老人最年輕的60多歲,最大的98歲。有的老人已在這個養老院住了六七年,從辦院時就進來了。我跟著朋友走進一個個老人居室,很多房間的佈置都充滿家的氣息。桌子上放著水果、鮮花、零食,牆上掛著字畫、照片。除了統一配備的床、大衣櫃,老人也可根據自己的需要再配備沙發、寫字檯、冰箱、甚至小書架等生活用品。生活自理的老人悠閒地坐在沙發上看電視,或者是與室友、親人聊天,院裡的大夫挨著房間進行每天例行健康檢查。護工們正在清掃衛生,沒有聞到老人房常有的異味。
院長告訴我們,以前北京的養老機構醫療不能進醫保,經過市政府的協調,現在養老院的醫療正與社會醫療保險對接,這樣能給老人與家屬省很多事。這裡也已經送走了好幾位老人,有的老人送到醫院人家不收,就在這裡走完人生最後一程。為了讓老人更安然地走完人生,除了康復中心之外,養老公寓也已建好一個臨終關懷的特殊部門。區別服務對養老公寓來說特別重要。
院長邊巡房邊與老人們打招呼。她說每天都要在老人公寓走一圈,看看這些老人過得怎麼樣,有甚麼要求,就像是看自己的父母一樣。有的老人管院長叫「領導」,院長笑著說:「我不是『管』老人的甚麼『領導』,只是為老人服務的!」
我問,你們的核心競爭力是甚麼?老闆說,優秀的員工。只有員工盡職盡責,養老院才能有高質量的服務。我問,如何讓員工盡責?老闆說:要尊重員工。在生活上,員工都住在有空調、衛生設備的乾淨宿舍中,伙食都是有機食品,鼓勵員工每年按時休假;工作上,把員工當成平等的同事,老闆經常跟員工一起幹活兒,要跟員工同甘共苦。待遇上,護理員非常辛苦,薪酬要盡量高過同行。只有員工有企業歸屬感,才能心甘情願地付出。院長說:如果發現院裡哪位老人的指甲過長,院裡都會召開例會,當成一個責任事故來處理。細節服務靠制度更得靠員工熱愛這個工作。招聘的條件是人品第一,沒有向善之心,這行是幹不好的。
我問,北京養老行業競爭激烈嗎?老闆說,目前沒有競爭。由於髒、累以及高風險,想進入這個行業的不多。雖然老齡社會正在到來,但目前北京卻只有幾萬張養老床位,遠遠滿足不了需求。公立養老機構能得到政府補貼,但百姓入院較難;有民營企業積極進入養老行業,但因少有政策扶持,民營養老業生存很艱辛。老闆說:企業辦善事,先得形成經濟的良性循環。真希望政府能有政策鼓勵,讓民營企業能與政府共同承擔社會養老責任。
想不到民營養老機構,也能讓人刮目相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