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國際機場於1998年7月6日正式啟用,10多年來客、貨運量基本維持增長勢頭。綜合今年1-11月計,機場的客運量達4,910萬人次,飛機起降量共30.44萬架次,同比升幅分別為5.7%及9.2%。但貨運量受全球經濟拖累,同比下跌4.6%至360萬公噸。
客運量領先星澳深穗
根據機管局公布的數字,機場啟用僅1年後,客運量即於1999年下半年達到3,000萬人次,由2001年起,客運量排名已躋身全球20大。2010年12月底,機場客運量首次突破5,000萬人次大關,全年達到5,090萬人次,在全球排名11,在亞洲僅次於北京首都國際機場和日本羽田國際機場,全面領先新加坡、澳門、深圳、廣州等競爭對手。
至於貨運量,早在2000年已超過200萬噸。由2002年起已攀升全球「二哥」,並連續8年蟬聯。
但2008年金融海嘯爆發後,全球貿易和航運均受到衝擊,香港貨運量首次錄得3.1%跌幅,僅有360萬公噸。不過隨著各國經濟的復甦和航運的回暖,2010年貨運量首次突破400萬公噸大關,全年同比勁升23.4%至410萬公噸,成功超越美國田納西州孟菲斯機場,躋身全球機場「貨運一哥」。
2011年後,機場的客運量繼續保持增長,但貨運量在多個月份呈現同比下跌趨勢。根據機管局最新公布,11月份的客運量達430萬人次,飛機起降量共2.79萬架次,與去年同月比較,分別增加4.7%及4.2%,貨運量則下跌6.6%至34.30萬公噸。
國泰:第3跑道勢在必建
對於機管局公布第3條機場跑道的諮詢結果,國泰航空(0293)表示歡迎。國泰行政總裁史樂山表示,興建第3跑道對香港經濟持續發展、長遠繁榮以至社會民生皆有舉足輕重的作用。要維持本地長遠競爭力,鞏固香港的國際金融、貿易、物流、旅遊及專業服務中心地位,興建第3跑道是「唯一可行方案」。 ■香港文匯報記者 涂若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