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檢索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繁體 | 簡體 
擐㚚� | 閬��� | 擐蹱葛 | �批𧑐 | �蝱�� | ��钅�� | 閰閗�� | 鞎∠�� | �𧑐�𤩎 | ��閗���鞎� | ��躰�� | ����� | 憡𥟇� | 擃磰��
2011年12月30日 星期五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港聞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來論: 鍾庭耀的身份認同調查不是學術而是政治


http://paper.wenweipo.com   [2011-12-30]     我要評論

黎子珍

 港大民意研究計劃日前發布的民調,指市民對「香港人」身份認同升至10年新高,但對「中國人」的身份認同就跌至新低。負責調查的鍾庭耀提供給「美國之音」的新聞稿稱:「這個發展,似乎與中國近年的經濟發展背道而馳,相信與經濟範疇以外的發展有關。」這透露鍾庭耀的調查,不僅要向幕後主子交代,更有赤裸裸的政治立場預設。鑒於不久前港英前布政司霍德突然秘密來港與鍾庭耀會面,隨後這份調查出籠,令人質疑鍾庭耀的調查具有不可告人的政治目的。

 真正符合學術研究的調查須符合4個條件:一是調查經費要由學術機構提供,若是由政治組織或外國機構提供,不僅不能保持學術性和獨立性,而且有關調查會淪為被操控的政治工具;二是調查者不能有政治立場的預設;三是有關議題的設置必須有科學性;四是採樣的群體必須有代表性。鍾庭耀的所謂身份認同的調查,在這4個條件方面都值得質疑。正常的學術研究調查,香港社會是歡迎和尊重的,但是要防止有人打著學術研究的幌子,搞具有不可告人目的政治。鍾庭耀負責的「香港人」身份認同調查,便是打著學術研究幌子搞政治的典型。

鍾庭耀部分調查經費從何而來?

 早在2004年立法會選舉中,聯合進行滾動式民意調查的香港大學民意研究中心鍾庭耀,以及思匯政策研究所行政總裁陸恭蕙,均承認接受全美民主基金會(NED)及下屬「全國民主學會」(NDI)的資助。鍾庭耀當時還向《星島日報》承認,曾於2003年底接受NDI贊助,進行政黨發展調查。這顯示鍾庭耀的部分調查經費,是來自NED及NDI。美國「中央情報局」(CIA)的職能之一,是從事顛覆別國政權活動的財政資助,由於聲名狼藉,這筆基金變成NED。美國著名政治家 William Engdal譏諷NED是「中情局分店」,「以往中情局礙於政府機關的身份而要秘密進行的勾當,現在NED可明刀明槍地去做了」。鍾庭耀在NED及下屬NDI資助下進行的民意調查,難有學術性和獨立性可言。難怪鍾庭耀的民意調查,往往是偏幫反對派和抹黑建制派,或在港人之間製造分化,或企圖令港人疏遠祖國。鍾庭耀的所謂「香港人」身份認同調查,也令人質疑其是否在NED及NDI資助下,按照資助者的指令和意圖行事。

鍾庭耀的調查有政治立場預設

 鍾庭耀負責的「香港人」身份認同調查,指市民自稱「香港人」的比率遠高於「中國人」,兩者相差高達21%云云。對此,與鍾庭耀同聲同氣的所謂「泛民學者」污衊說,最近發生的區議會選舉種票事件,使得香港人不甚認同中國人的身份,市民認為或許與中央政府有關云云。「泛民學者」又稱,北京奧運等盛事過後,港人民族自豪感淡化,加上近年發生劉曉波及艾未未等事件,使港人產生逆反情緒云云。

 美國駐港總領事楊甦棣12月6日與本港傳媒茶敘時,高調炒作區議會所謂「種票」事件,透露了反對派在區選後大肆炒作的所謂「種票論」有「幕後黑手」。鍾庭耀的調查配合楊甦棣和反對派高調炒作「種票論」,矛頭指向中央,企圖挑撥離間香港市民與國家的感情和關係。

鍾庭耀的議題設置不科學

 中聯辦宣文部部長郝鐵川昨日在與香港主要電視媒體的記者茶敘時表示,他覺得香港大學民意研究計劃總監鍾庭耀負責的香港市民身份認同調查,其中有關議題的設置有欠科學。

 郝鐵川認為,該民調給出的選項,實質和目的是把香港人和中國人並列,讓港人在它們之間選一個,這樣的議題設置本身就不科學。因為香港回歸祖國後,承認自己是香港人無疑是同時承認自己是中國人。香港已經是中國的一個地方行政區域,不是一個獨立的政治實體,承認自己是香港人,理所當然就承認自己是中國人了:「香港人不是中國人,請問是哪國人?」

 事實上,按照政治常識,「香港人」與「中國人」不能並列,「香港人」與「廣東人」、「北京人」或「上海人」一樣,都在「中國人」的範疇之內。羅湖口岸過去通往深圳的指示牌為「至中國」,但因為深圳不能與中國並列,便改正為「至深圳」,其中的道理是一樣的。

 1997年香港回歸祖國,其含義不僅是金甌補缺洗雪國恥,而且也是香港居民身份從所謂「英國屬土公民」到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的轉換。香港回歸的14年,是香港市民回顧自我身份認同的14年,也是特區政府推動國民整合與認同重建的14年。許多土生土長的香港人都不約而同說:「總括來講我是中國人,但如果要將華人、中國人、香港人分開來講,又是一種分化,我自己覺得我是中國人,無論在中國或其他國家,就算我曾經有過英國護照,我都是屬於中國人。」不少香港人都認為,自己在香港出生叫香港人,現在已經回歸中國,那就更加肯定自己是中國人。也有市民認為,自己過去民族意識淡薄,回歸祖國後,覺得開始有尋根的感覺。

港人認同中國人身份的事實不容否定

 郝鐵川指出,如果要通過民意調查反映回歸前後港人身份認同的變化,建議鍾庭耀可以這樣設置問題:「你認為你現在是中國人,還是英國人?」郝鐵川的這一建議有豐富的歷史內涵,因為這樣設置問題能反映回歸前後港人身份認同的變化。

 香港回歸前,香港的原居民及在香港出生的人士,稱為所謂「英國屬土公民」(British Dependent Territories citizens)。「英國屬土公民」是英國1981年新《國籍法》規定的5種英國國籍中的一種,但持有者沒有在英國本土上的居留權,那時的所謂「英國屬土公民」,拿了一本所謂的英國護照,但這本英國護照到英國不能工作,去英國旅遊要拿英國的簽證,許多土生土長的香港人都認為,所謂「英國屬土公民」,實際是「二等公民」。

 回歸後,越來越多香港人認同自己的中國人身份,這從香港特區護照越來越受歡迎清晰顯示出來。香港回歸前,曾出現數以萬計的市民排隊申請英國國民(海外)護照,即BNO,但BNO沒有英國居留權,因此香港回歸後,國際社會對難辨居留地的BNO感到疑惑或不放心,曾經不斷傳來一些國家和地區不接納BNO護照的消息。與此同時,香港特區護照卻越來越受歡迎。特區護照的簽發及續簽數字則不斷上升,由1997年只有33萬本,至香港回歸10年時已有416萬本。特區護照優點很多,除了前往免簽證入境的國家不斷增多之外,更重要的是在遇到意外事件的時候,會得到中國使領館的領事保護,這是BNO無法比擬的。護照既是出入境的證件,也是國籍身份的證書。港人持特區護照到外國,彰顯的既是香港特區市民,更是中國人的身份。越來越多的國家和地區給予特區護照免簽證待遇,既顯示香港的國際地位獲得廣泛接納,更反映出中國的國際地位不斷提高。港人在海外持特區護照,也體會到作為中國人在國際社會享有的尊嚴和榮譽。

 實際上,鍾庭耀的調查,恰恰迴避了回歸後越來越多香港人認同自己中國人身份的事實。至於鍾庭耀的調查採樣的群體是否有代表性,也值得質疑。

相關新聞
千三億建新跑道 港73%民意力挺 (圖)
第3條跑道概況
焦點透視:前車之鑑:環評最怕翻版「東涌婆婆」
機場威史:客運排名11 貨運全球第一
所見略同:雙英:建跑道兼顧環保
多方融資:世紀工程上馬 機管局須另籌千億 (圖)
歐日銷情弱 港出口增長反覆下滑 (圖)
貿發局看好內地俄波巴智
各國聖誕銷情差別大 (圖)
無業濫藥青年 自斷掌無痛楚 (圖)
港鐵車廂摸女臀 行政主任欲輕生
偷鐵賊唐樓偷閘 回收店變賣就擒 (圖)
涉販運菲漢來港賣淫 理大研究員還柙
九龍城「明星茶餐廳」遭刑毀 (圖)
推嬰兒車運毒 夫婦闖關被捕
阿婆墮樓降禍 壓中巡警右腳 (圖)
涉謀殺案索賄 前警員被通緝 (圖)
警「刺針」反黑拘48人 (圖)
宅男尋開心 露體嚇女鄰
來論: 鍾庭耀的身份認同調查不是學術而是政治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港聞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 
2020-2021撟游漲鞎⊥錇��鞟�埈�� 
2020撟游�拇� 
2019�典�见�拇� 
�屸���塳璇苷�卝�滢耨閮� 
鈭墧散����𤾸�滩店憭扳� 
擐硋�蝎菜葛瞉喳之���慦㘾�𥪜陸�� 
撱箏��70�𪂹撟� 
�鴌�錇�𥼚���2019 
�鰵��见�删���瘥坿�箇�𡒊𢥫�� 
�抅�𧋦瘜�30�𪂹撟� 
��𥕦�銝齿�� 
擏鞉葛�券�𡃏�滨�罸�𧢲𦆮�𠯫 
蝘穃肟瞏格��𨺗璅���匧僑�虾 
��䀹�閖�擧惣�㘚 
擐蹱葛��躰�脤�睃陸隢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