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兄長林漢華(左)從小就是弟弟林潤華(右)的好榜樣,現時更成為對方的「化學活字典」。香港文匯報記者勞雅文 攝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勞雅文)香港城市大學生物及化學系副教授林漢華及林潤華,臉形一方一圓,論外形、性格、興趣無一樣相似。不過,兩人原來是親兄弟,從小學至大學都入讀相同的學校;兩人先後放洋回港,兜兜轉轉下又在城大碰上做同事,更並肩走上科研之路。作為弟弟的潤華視兄長為「化學活字典」,若科研上遇到困難,「不理他正在吃飯或上廁所,我都會第一時間向他請教」,這種「毫不客氣」的態度,正反映他們手足情深。
童年「身邊個個都係陳易希」
林漢華及林潤華出身清貧家庭,一家五口蝸居於父親任職的漆皮原材料供應商所租住的貨倉內,全家整天忍受著皮革的臭味。林母對子女管束甚嚴,兄弟二人無娛樂下只得發奮讀書,他們亦不約而同認為刻苦的環境,造就了他們今日的成就。
漢華回憶少年的生活時表示,住所離鴨寮街不遠,滿街的電子零件吸引了不少同學到處尋寶,「身邊個個都係陳易希(星之子)」,兄弟二人經常合力製造摩打、收音機。
弟鍾情文科 跟哥哥讀理科
他們從小到大均在同一學校學習,在同一軌跡下成長,但性格及興趣卻有很大差異。潤華形容漢華最愛新事物,成為了帶他看這個世界的天窗,即使自己鍾情於文科,最後亦選擇了與哥哥一起讀理科。他坦言,「作為家中最細的,見到哥哥做什麼你都會跟著做」。他們先後入了港大化學系,其後潤華發現自己真正的興趣是生物化學,於是轉攻有關科目。
漢華及潤華大學畢業後,曾各自到英國及蘇格蘭留學,卻在相隔9年後再於城大重聚,更在生物及化學系共事。自言「花心」的漢華研究範圍包括環境化學、傳感器、食物安全及合成化學等,而潤華就主攻分子生物學。兩人經常一起討論科研課題,希望協助對方在科研路上有所突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