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檢索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12年2月1日 星期三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熱點追擊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招求」兩難 波及中小企


http://paper.wenweipo.com   [2012-02-01]     我要評論
放大圖片

 ■求職者在哈爾濱市撫順街人才市場尋找工作。新華社

 香港文匯報訊  據中新網報道,昨日在上海發佈的一項調研報告顯示:今年內地職場「求職難」和「招聘難」會同時並存,而其中波及最深的是中小企業。

 中華英才網發佈的此項針對職場人士的2012年一季度擇業傾向調研,共有2,379名網友參加了在線調查,結果顯示:面對今年的就業壓力,23%的調查參與者希望應聘到更大的企業工作;27%的調查參與者則更青睞盈利狀況好的企業;33%表示願意到發展更快、機會更多的行業或城市求職,只有17%的職場人士選擇按兵不動,確保已有工作機會不失。

勞動力仍供大於求

 放眼宏觀就業形勢,勞動力「供大於求」依然是內地就業問題的基本矛盾,今年,這一矛盾將繼續存在,給求職者帶來挑戰。根據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數據,今年城鎮需就業的勞動力達2,500萬人,比「十一五」時期的年均數多100萬人,680萬的高校畢業生人數是本世紀初的6倍多,就業壓力明顯。

 此份調研報告稱,儘管勞動力市場的供需關係上依舊是供大於求,但這並不意味著今年企業能輕鬆招聘到合適的人才。

就業存結構性矛盾

 據分析,一方面過多的應聘者增加了企業篩選的難度和工作量;與此同時,勞動力市場長期存在的結構性矛盾更是給企業的招聘帶來許多挑戰。儘管勞動力總量相對充裕,但在部分行業和地區之間仍然存在勞動力市上供給和需求上的不匹配,結構性矛盾還表現為求職者技能與招聘企業技能需求之間的不匹配。

 「(預計2012年)就業難和招工難並存的現象更加趨於常態化,而且有從沿海向內地蔓延的趨勢。」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發言人尹成基此前表示。

 對於中小企業來說,「招聘難」的現象會更為嚴重。調研報告指出,中小企業知名度不高、僱主品牌建設薄弱、所能提供的工資福利並不十分誘人,同時也較缺乏專業的人力資源團隊來幫助其更專業高效地開展招聘工作,因此往往在人才競爭中處於不利局面。

相關新聞
專家倡建「3中心」 穩固港離岸地位 (2012-02-01) (圖)
《規劃》利金融創新 滬先行先試 (2012-02-01) (圖)
專家倡建「3中心」 (2012-02-01)
港仍具離岸人幣中心優勢 (2012-02-01)
專家解讀:上海尚需補「漏」 (2012-02-01)
人幣存款跌穿6000億 港銀加息吸資 (2012-02-01) (圖)
「十二五」時期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主要預期指標 (2012-02-01) (圖)
用工荒蔓延內陸 各地奇招搶人 (2012-02-01) (圖)
「招求」兩難 波及中小企 (2012-02-01) (圖)
企業:用工壓力增 多做多虧 (2012-02-01) (圖)
各地紓工荒措施 (2012-02-01)
南行車故障 北上票停售 (2012-01-12)
農民工不懂上網 催生代購 (2012-01-12)
深高鐵七天日間票售罄 (2012-01-12)
旅客登錄500次無果 (2012-01-12)
「曲線」電話訂票 「混搭」工具回家 (2012-01-12)
網購需過19關 誰試誰崩潰 (2012-01-12) (圖)
火車票網招標受質疑 (2012-01-12) (圖)
廣珠城軌 全線通車料再拖 (2012-01-07) (圖)
新聞鏈接:廣珠城際軌道交通 (2012-01-07)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熱點追擊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