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大批市民排隊索取財政預算案小冊子。香港文匯報記者梁祖彝 攝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林裕華)扶助基層是今次財政預算案的重點之一,當中提出多項紓困措施,包括向領取綜援、高齡津貼(生果金)及傷殘津貼受助人發「雙糧」,享有額外一個月津貼,料110萬人受惠。加上70萬戶公屋租戶超過200萬居民免租2個月、食物援助服務撥款「加碼」一億元等措施,共為基層「派糖」41億元,共約310萬人次受惠。財政司司長曾俊華表示,這些一次性措施可協助市民紓緩經濟下行的壓力,但不希望成為經常性開支,亦不擔心市民因而依賴政府。
今次預算案的部分紓困措施,會落實施政報告的建議,如向領取綜援、高齡津貼及傷殘津貼人士發放額外津貼,相當於一個月津貼的金額,即變相發「雙糧」,開支為21億元。當中,綜援佔13億元,「生果金」佔6億元,傷殘津貼佔2億元。消息人士指出,措施會讓110萬人受惠,領取綜援的有44萬人,「生果金」有52萬人,傷殘津貼有14萬人,但目前暫時沒有發放的時間表,稍後會向立法會財委會申請撥款。根據2011/12年度的實際情況,有關額外津貼於去年7月發放。
19億元減公屋租戶負擔
住屋方面,房協轄下20個屋邨將於4月加租6%,房委會亦稱會檢討公屋租金。政府為減少公屋居民租金負擔,預算案提出,政府為房委會轄下公屋租戶繳交2個月租金,至於房協乙類出租單位的非長者住戶,政府會為他們繳交2個月租金的2/3,共涉及開支19億元。
食物援助服務加碼1億
另外,政府去年年底增加一億元撥款,延續並改善短期食物援助服務,包括增加食物種類及供應新鮮食物。預算案指出,如有需要,政府會再增加一億元撥款,以擴展服務並讓更多基層市民受惠。
上述預算案提出的扶助基層紓困措施共涉41億元。曾俊華表示,雖然預期今年通脹會緩和,但由於物價持續上升,且預料經濟會下行,市民生活仍面對很大壓力,有關措施可減輕市民經濟負擔,而推出一次性措施的目的,是不希望這些措施成為經常性開支,不擔心市民因而依賴政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