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檢索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12年2月15日 星期三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采風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百家廊:海壇無語風相訴(上)


http://paper.wenweipo.com   [2012-02-15]     我要評論
放大圖片

 ■「半洋石帆」。 網上圖片

盧一心

 平潭,簡稱:嵐。字義上的解釋是山間的霧氣,或霧氣籠罩的山峰。在這裡,嵐的意思我想應該是指海邊的霧氣,或被霧氣籠罩的海島,更準確一些。至於平潭的來歷,據說是因主島海壇島適中有一平坦的巨石,故稱「平潭」,古稱海壇。據了解,平潭全島由126個島嶼組成,素有「千礁島縣」之稱,是福建省第一大島,我國第五大島。平潭島是祖國大陸距台灣最近的島縣,也是著名的漁業基地。今天,平潭島終於又贏來了一次千載難逢的發展機會,這是歷史賦予的機遇。

 2010年,福建省提出這樣一個口號,要在20年內把平潭島建成「第二個廈門」。新聞發佈出來後,一石激起千層浪。且別說整個平潭大地立刻處於一片歡騰,群情激昂、振奮無比之中,舉國上下也是大為震動,連國際社會也掀起不小波瀾,足見這是一個驚天動地的大舉措和口號。須知,要在20年內將一個漠漠無聞的海島建成「第二個廈門」,談何容易?不過,誠如現代人所說,天底下只有想不出來的事情,沒有人做不到的事情,尤其是在當今中國,改革開放30多年來,已經用實力證明了自己,世界也不得不刮目相看,因此,20年後的平潭島成為「第二個廈門」已經隱然若現。當然,目前仍充滿無盡的懸念和遐想。

 在還沒去之前,平潭在我的想像中就很神奇。其中,最神奇的莫過於那塊名叫「半洋石帆」又稱「雙帆石」的石牌洋。有人說,托起石牌洋的那塊大礁石,遠遠望去,像一艘大船,那兩塊巨石像兩面鼓起的風帆,似乎正在乘風破浪前進。也有人把大礁石想像成如大圓盤,在碧波萬頃的海浪中,托著一高一低兩塊海石柱。另外,平潭島地形因形似神獸麒麟而又被稱為麒麟島。中國人向來喜歡把一個地方說得很神奇並充滿懸念,在這裡得到了進一步印證。但這不奇怪,此乃傳統文化所形成的情結使然,從中也可解讀出國人對祖國大好河山的熱愛和陶醉其中的那種熱情和嚮往。清朝女詩人林淑貞有詩為讚:「共說前朝帝子舟,雙帆偶趁此句留;料因濁世風波險,一泊於今纜不收」。明代旅行家陳第曾也把平潭島譽為「天下奇觀」,實乃名副其實。事實證明,這樣的地理位置和自然景觀是神奇的,沒有理由不讓人產生好奇之心,其被發現與開發其實也是歷史的必然。

 平潭的風確實很大,還略帶些濕氣和鹹味。這是因為其乃海島的緣故。

 剛進島時,訓練有素美麗的導遊小姐就用繪聲繪色的語言向我們講解,她首先問,進島的那座海峽大橋有多長?接著她告訴大家,這座全長4976米的海峽大橋,總工期僅用三年半就完成並通車,項目總投資人民幣11億多元。言語之中對家鄉的建設充滿自豪感。她還告訴我們,在建橋之初,整個平潭島很少有人會相信橋能夠建成,特別是80歲以上老人幾乎沒有人相信,因為平潭島是個外島,距離內陸較遠,以前與陸地的交通依靠輪渡,要想建橋談何容易,簡直是癡人說夢,再說,要花那麼多錢從哪裡來?誰願意把錢投入大海?那不等於打水漂嗎?當大橋如期開工並在三年半提前完工後,那些老人們無不感動並老淚縱橫,那可是祖祖輩輩的渴望啊!因此,大橋通車的時候,善於抓住並鼓動民眾情緒的當地政府特地組織了這些老人們去徒步走過大橋,讓他們開開心心踏踏實實地親身感受一下實現夢想的心情,同時感受時代的變化和祖國的強大與信心和決心。老人們樂不可支興奮的樣子將永遠被定格在這座大橋的上空。

 海壇無語風相訴,萬里無雲一片天。

 平潭島的地理位置獨特,這是有目共睹的,據說面積比廈門本島要大將近一倍,作為一座新興城市未來發展的空間和潛力巨大。難怪有人說,未來福建就看廈門島和平潭島了。目前,廈漳泉大都市計劃正在實施當中,未來平潭島建設必將牽動福建省整個佈局和領頭作用,因此可以說,好戲還在後頭。當然,平潭島文化建設方面的落後,必將成為軟肋,如何補強就看政府的眼光和執行力了。

 沒想到平潭風大,竟然也成一景。剛進島的大巴車還在平潭地面上行駛,從窗口處時而可看到窗外設有不少風車,正慢條斯理地轉動著,導遊小姐巧舌如簧,竟然把平潭的風也講解得頭頭是道。不過,同行中的小師妹作家怡霖似乎更有學問,她瞪著那雙會講話的大眼睛,興致勃勃地告訴大家,別看那風車慢悠悠,轉一圈就能產生一度電。哇—,又讓一些人長了見識。不過,還是有人表示不解,禁不住又問,平時風車慢悠悠地轉,颳颱風時怎麼辦?又能產生多少電能?其實這並不是什麼難題,要是現代人連這等小問題也解決不了,還開發什麼風能?

 據測算,平潭風電裝機達到146萬千瓦,每年可減少灰渣排放量32萬噸,減少二氧化硫排放量2.5萬噸、二氧化碳400萬噸。這樣的項目開發無疑是充滿誘惑力,市場潛力和前景也十分看好,新能源確實帶來了新希望。難怪有消息透露,日前全國最大風電項目、福建省新能源戰略重點項目—平潭長江澳二期風電場招標就很快「名花有主」了,中標者為國家龍源電力集團。另據國家氣象局公佈的資料,由於福建省位於台灣海峽西岸,海岸線長達3325公里,沿海島嶼總面積達1324平方公里,風能資源十分優越,福建省陸域風能理論蘊藏量在1000萬千瓦以上,近海海域風能資源約為陸地3—4倍。而平潭島又是處於風能資源最優勢的地方,所以,風能資源的開發對平潭島而言確實潛力巨大。實踐證明,風能資源的開發,可以有效地改善生態環境,減緩環境壓力,促進「生態省」建設。不過,如何充分利用風能資源,對平潭而言,確實是個考驗。目前,平潭每天至少投資1個億人民幣的規模和氣魄,也確實留給世人許多想像空間和懸念。

 由於雙帆石矗立在海面上,必須乘十分鐘的船才能到達,因此,那天當我們冒著寒風細雨來到那個傳說中的「雙帆石」,也就是「石牌洋」時,再一次感受到平潭風大的威力和吸引力。途中,導遊小姐非常緊張,一再叮囑不能撐傘,如果有人傘被風颳走千萬不能去追,否則會很危險。幸好,那天雨並不大,只是零星飄蕩。然而,我喜歡在這樣的天氣裡去海上看風景,因為太浪漫太富有詩意了。如果風和日麗就不一樣了。更妙的是,傳說中的那兩塊雙帆石,其實是一對「夫妻石」,其用忠貞的愛情和生命去維護了平潭島上的人民,最後化為兩塊石頭。也有人把那對「夫妻石」,喻為天神的化身,永遠守護著平潭島,這又是多麼美好的傳說,儘管這樣的神話傳說在許多地方都有雷同的出處,但還是會讓人百聽不厭,並寧願相信是真實的,這就是中國人可愛和人性底善良的一面,其實也是傳統文化滋養出來的。當一種文化上升為某種信仰時,文化的凝聚力是無窮的。

 更有趣的是,與「夫妻石」相對應的,還有一個景點,就是在離此不遠的看澳村海邊,有一座光頭凸肚的彌勒佛像。石像曲膝盤坐,身高12米,肩寬12米,頭、身、手、足畢現,形象生動,狀如半浮雕。圍繞佛身有一條棕黃色的火成岩脈,就像獻給佛像的一條金色「哈達」,也是自然巧合,佳趣天成。另外,這裡還有許多天然海蝕景觀,例如雙龜接吻、青蛙等。總之,平潭島確實是個神奇的地方,我相信20年後的平潭島成為「第二個廈門」是可以期待的,至少在硬件基礎設施方面要實現並非不可能,至於「文化平潭」的打造則需要時間。

相關新聞
百家廊:海壇無語風相訴(上) (2012-02-15) (圖)
翠袖乾坤:霆鋒入廚無師自通 (2012-02-15)
天言知玄:讀報找快樂 (2012-02-15)
琴台客聚:南京見蘇童 (2012-02-15)
杜亦有道:食過方知 (2012-02-15)
隨想國:醜 (2012-02-15)
路地觀察:「家憾」黃偉文 (2012-02-15)
百家廊:鐵蹄彌撒兩驚心 (2012-02-14) (圖)
翠袖 乾坤:喬布斯的沙煲兄弟 (2012-02-14)
海闊天空:「紀行」觀光之旅 (2012-02-14)
琴台客聚:李育中:我非「大家」 (2012-02-14) (圖)
生活語絲:「紅歌」好! (2012-02-14)
思旋天地:情人節 (2012-02-14)
詩幻留形:詩歌的交流 (2012-02-14)
翠袖乾坤:追求完美的藝術家 (2012-02-13)
跳出框框:老大哥正監視你 (2012-02-13)
琴台客聚:七絕四首 (2012-02-13)
杜亦有杜:五體投地 (2012-02-13)
思旋天地:平常心 (2012-02-13)
網人網事:都在動物園,相煎何太急 (2012-02-13) (圖)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采風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