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檢索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12年2月15日 星期三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采風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琴台客聚:南京見蘇童


http://paper.wenweipo.com   [2012-02-15]     我要評論

彥 火

 在南京逗留了三天。作家之中,只想見一見蘇童。

 之前,我曾代中華能源基金委員會約請蘇童,出席美國亞洲協會主辦、在紐約國際書展舉辦的「亞洲文化節」。另一名被邀作家是徐小斌。

 他們途次香港,香港作家聯會曾為他們舉辦一次文學講座。

 香港讀者對蘇童應是耳熟能詳。很多讀者以為他受張愛玲作品的影響,把他歸為張愛玲派。

 其實不然,蘇童表示,他是後來才讀到張愛玲作品。

 我曾表示,蘇童的文字是很純粹的中文,基本上沒受到歐化的影響,這一點與張愛玲則有相類似的地方。

 在南京本來想去看看蘇童的寫作間,他身居南京大都市,在繁鬧的市囂下,他還可以靜下心去寫過去時代背景下的小人物,令人產生好奇心。

 但蘇童說,他住在市郊,有點遠,還是他來看我。

 他自己沒有車,是乘計程車來的。

 還有蘇童的打扮—蘇童不管在什麼場合,都是穿著牛仔褲的,上身是一件深色的襯衣或T恤。

 記得在去年全國「作代會」,本來規定重要場合要穿正裝的,但是蘇童還是依然故我。

 我與他都是主席團成員,其他作家都是整裝以待,他與賈平凹都是老樣子,後者也是不修邊幅的。

 那天約定時間是中午,蘇童說要請我吃飯。但是南京的主人家一看到蘇童,纏著不放,說是平時難得見到作家明星,非要由他們請客不成。

 結果吃完飯後,我們在酒店附近一家咖啡店喝咖啡。

 他告訴我,他近年對長篇創作特別感興趣,自從長篇《河岸》出版後,他便埋頭寫另一部新長篇。

 他表示,寫長篇比寫短篇難度大,但有滿足感。

 他說,他的新長篇已寫了十多萬字。但是,他覺得不滿意,把這十多萬字全部丟掉,重起爐灶。

 這是說明他的嚴謹創作態度。

 記得在我主持香港的文學講座上,他對中國文學的語言有一番深刻的反思:

 自一九一一年辛亥革命以來,伴隨著啟蒙思潮而來的是一次前所未有的「大解放」—婦女相對於男性要解放;底層相對於精英要解放;個人相對於群體要解放。至此,大眾語言的方式出現重大變化。在自由、平等潮流的撼動下,文言文變為白話文,解讀六經的權利開始為販夫走卒所擁有。所以,清代、民國時期以及一九四九年後的中國內地,小說的語言風格都是各不相同的。

 蘇童認為,當代中國的文學無法確立傳統的承襲,幾乎是無法避免的結局。所以,今人閱讀魯迅等人的作品會感到吃力是極為正常的。語體風格的改變,帶來的是創作思維、閱讀思維的轉型;而簡化漢字的運用,更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古典文學在文字上的表意。蘇童指出,即便是一九四九年後的內地文壇,伴隨著劇烈的社會變動,所謂「十七年文學時期」、「文革」時期以及改革開放後,文學作品的風格均有很大的差異。

 難得的是,蘇童執著自己的語言風格,孜孜不倦地在創作道路一步一腳印地跋涉。

 他告訴我,他受香港大學的邀請,於二月二十日—四月十九日作為駐校作家。

(《金陵去來》之五,完)

相關新聞
百家廊:海壇無語風相訴(上) (2012-02-15) (圖)
翠袖乾坤:霆鋒入廚無師自通 (2012-02-15)
天言知玄:讀報找快樂 (2012-02-15)
琴台客聚:南京見蘇童 (2012-02-15)
杜亦有道:食過方知 (2012-02-15)
隨想國:醜 (2012-02-15)
路地觀察:「家憾」黃偉文 (2012-02-15)
百家廊:鐵蹄彌撒兩驚心 (2012-02-14) (圖)
翠袖 乾坤:喬布斯的沙煲兄弟 (2012-02-14)
海闊天空:「紀行」觀光之旅 (2012-02-14)
琴台客聚:李育中:我非「大家」 (2012-02-14) (圖)
生活語絲:「紅歌」好! (2012-02-14)
思旋天地:情人節 (2012-02-14)
詩幻留形:詩歌的交流 (2012-02-14)
翠袖乾坤:追求完美的藝術家 (2012-02-13)
跳出框框:老大哥正監視你 (2012-02-13)
琴台客聚:七絕四首 (2012-02-13)
杜亦有杜:五體投地 (2012-02-13)
思旋天地:平常心 (2012-02-13)
網人網事:都在動物園,相煎何太急 (2012-02-13) (圖)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采風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