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於三里屯深處的老書蟲(Bookworm)是一家不能不提的書店。第一次去在兩年前,一位十年前從亞特蘭大回來,在北京、深圳兩地跑的建築師約我在那見面。進去一看,站著的、坐著的,看書的、聊天的……基本都是老外;再一看四壁的書架,十之八九也是外文書;屋子上面掛著很多名作家名記者照片,朋友說這裡的規矩是來過書店的才會掛上去……哇塞,那次抵京不久的我甚至有點被它強大的國際場面吼住。整個感覺像是在紐約或者倫敦的一家熱門書店,壓根不會覺得是在北京的三里屯哩。
後來知道老書蟲居然在內地已經開設了三家,分別在北京、成都和蘇州。巧的是,之後正好有機會去成都,而且住處離成都老書蟲不遠,有天上午就溜溜躂達地去了,感覺跟北京老書蟲的氣氛差很遠。北京的老書蟲經常找不到座,有時甚至覺得有點嘈雜,成都完全沒有這個問題,坐在那裡還可以跟以前做記者的老闆聊聊天啊什麼的。我更喜歡成都的老書蟲,悠閒、舒緩,打上了更多享樂主義的印記。
名聲當然是北京「老書蟲」響亮。去年,北京老書蟲被「孤獨行星」(Lonely Planet)系列叢書評為「全球十佳書店」之一,而且是亞洲唯一一家入選的。除了老書蟲,其他入選的書店包括舊金山的「城市之光」,當年「垮掉的一代」在巴黎的據點「莎士比亞」,都是些如雷貫耳的文化地標。最近又有一家網站評選「世界最美書店TOP20」,亞洲入選的有四家,一家在日本、一家在台北,另外兩家都在北京,其中之一又是「老書蟲」。
在「孤獨行星」的評選語中,稱「老書蟲」書店是「比一個好書店該做的做得更多」。書店當然首先是賣書,這點上我沒有太多發言權,每次去基本上是翻畫冊。那裡1.6萬本書都可以辦理借閱,年費約是300元,但是看英文書不是累嗎?除了銷售圖書之外,老書蟲還對中外文學界的交流起了很大的推動作用。這就要說到它一年一度的北京書蟲國際文學節了,這個每年三月舉行的文學節在國際上有不小影響,據說與柏林文學節齊名,也是它一年最大的活動。每年老書蟲都會邀請60到80位世界各地的作家和中國作家前往它在中國的三家書店做客,進行文學和思想的交流,一方面展現更多元的現代中國,同時也推出不少之前尚無外文譯本,但在中國知名的作家,使得這一盛會同時成為他們的作品被引入國外的契機。此前,文學節的客人包括美國國家圖書獎得主科勒姆.麥凱恩、以色列作家大衛.格羅斯曼,還有中國作家莫言、閻連科、畢飛宇等人。去年,曾入圍美國國家圖書獎的何偉挾新作《尋路中國》到場結果成為明星般的人物,連趕數場場場爆棚。
今年的文學節舉辦時間是3月9日至23日,目前其官網公佈的作家名單上較為引人矚目的有俄裔美國作家Gary Shteyngart(《Absurdistan》及《Super Sad True Love Story》)、以色列作家A.B. Yehoshua及去年以《Jamrach's Menagerie》一書入圍布克獎短名單的英國作家Carol Birch等。來自Paper Republic的Eric Abrahamsen、Julia Lovell,《人民文學》主編李敬澤,中國作家余華、朱文、許知遠、梁鴻、小白、邱華棟等也將參加各項活動。持續三個星期的各種活動包括書講座、小組討論、研討會和現場表演。
書蟲文學節的活動大多是售票的,而且不少場次早早就已售罄。舉例來說,3月10日上午十點,梁鴻講述鄉村中國現狀的一場講座的票目前已經賣光了,票價人民幣65元,不算便宜,但這已經是文學節活動中相對比較低的價格了。票價包括免費的啤酒,一杯葡萄酒或軟飲料。
老書蟲並不大,在一座孤島式的小樓的二樓,只有三個廳。因為常常人滿為患,所以這些年「書蟲文學節」(Bookworm International Literary Festival)有時也會在一些別的書店、咖啡館或者酒吧增設場子。 ■文:白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