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檢索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12年3月29日 星期四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中國專題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承傳者多貧老 非遺前景堪憂


http://paper.wenweipo.com   [2012-03-29]     我要評論
放大圖片

 ■很多傳承人生活的窘迫現狀令人心酸,「人死藝亡」的事情時有發生。

 在非物質文化遺產概念尚未普及時,廣大民間世代相傳的文化是靠民間藝人身口相傳。他們是一位位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傳承人,才華在身、技藝高超。數千年來,他們是一直活躍在民間的歌手、畫工、舞者、戲人、說書人、工匠。黃土地上燦爛的文明集粹般地表現在這些人身上,並靠著他們透過一個姿態、一種腔調、一種手法記錄著古樸的文化源頭。香港文匯報記者一行3人,花費一個月時間,走訪了河南境內多位非物質文化遺產當代傳承人。這些傳承人大多居住在山區和貧困偏僻的鄉村,很多傳承人生活的窘迫現狀令人心酸。■香港文匯報記者 解詠荃、周小舟、陳靜 鄭州報道

非物質文化遺產依托於人的存在,通過身口相傳、代代繼承,使古老的聲音、形象和技藝能夠在時間長河裡流傳下來,傳承人被稱為「活著的寶貝」。隨著時代變遷,傳承人的生活已經發生了巨變,傳承人銳減成為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保護的最大憂患。非遺的真正瀕危是由傳承人的瀕危帶來的,隨著他們漸入高齡,如果仍沒有繼承者,那這些珍貴的文化就會消失。

 這次走訪鄉間,記者接觸到了多位傳承者,表面上看去都是普通人,但對祖先所傳受的技藝都深深鍾愛,甚至到了癡迷的程度。老藝人們年邁力衰,再加上這一行學徒時間長、生活清苦、效益差,很多年輕人不願再接手祖傳的手藝,有些項目都出現了「師傅空山作,徒弟無處尋」的淒涼景象。

貧居深山處 窯洞作展覽

──剪紙技藝者任夢倉

 記者在走訪非遺傳承人的過程中,除了對他們精湛的技藝歎為觀止外,更對多數傳承人貧瘠的生活現狀深感心酸。由於大部分傳承人都生活在窮困偏僻的山區,要麼靠種地為生,忙於生計而疏於傳承技藝;要麼靠兒女接濟,但兒女也大都貧困,生活條件往往惡劣到普通城市人無法想像的地步。

 在河南省豫西陝縣西張村鎮廟上村,記者在簡陋的地坑院(一種下沉式的農家院子)中,見到73歲的南溝剪紙傳承人任夢倉老人。任夢倉和老伴員月英都是少年時代就繼承了剪紙絕活,目前是南溝村剪紙剪得最好的人,獲獎無數,但他們居住的地坑院卻十分簡陋。

 2008年,任夢倉老人被確定為河南省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傳承人,但二老的生活一直貧病交加。每年靠剪紙只能賺兩三千塊(人民幣,下同),剩下的要靠兒子接濟。據了解,任夢倉老人患有心臟病,去年一次病危險些沒好起來,在搶救室住了十多天,高額住院費讓一家人雪上加霜。信仰基督教的員月英整日跪在耶穌像前祈禱,「我只有一個願望,就是他能好起來,我們還能一起剪紙唱曲。」

 兩位老人的各種剪紙獲獎證書多得能鋪滿床鋪,但令人心酸的是這些榮譽並沒有為他們帶來多少福祉。為了拓寬銷路卻又缺乏資金,任夢倉只能在自家的地坑院窯洞裡開設一間十分簡陋的「展覽館」,一幅幅裝在簡易塑料袋中的精美剪紙上覆蓋著厚厚的塵土,當中最大的一幅要價只有80元,而在當地政府花費20萬元修建的展覽館中,同樣大小的作品可以標價到數百元。淳樸善良的夫婦倆坦言,拮据的家庭情況根本不允許他們增加成本包裝後再出售剪紙,只能盼著有人登門取畫。幾個子女也多少會剪紙技藝,但都選擇到城裡打工,沒有人願意呆在鄉下以此為生。

 而在記者採訪的十多位傳承人中,像任夢倉老人一家勉強度日的佔絕大多數。

徒弟急功近利 粗淺技術賺大錢

 值得注意的是,知識產權意識的缺失正在將這些老藝人越來越推向市場邊緣。經過媒體報道後,曾有一些城市人慕名前去學藝,淳樸的任夢倉來者不拒,先後收過八個徒弟,但這些門徒中急功近利者居多,在掌握了一些粗淺技術後便回到城市,隨便剪剪再配以漂亮包裝後高價賣出。

藝人紛轉行 古腔瀕失傳

──大弦戲傳人戴建平

 河南的眾多非遺中以傳統戲曲為最突出部分。20世紀60年代,河南由劇團演出的戲曲有60多種,而這一數字到今天已經減少一半。據統計,河南很多地方的傳統戲劇就剩下一兩個劇團能唱了。

 記者在豫北濮陽縣見到了國家非遺「大弦戲」傳承人戴建平,談到大弦戲的傳承,老人憂心忡忡。戴建平今年62歲,可能是目前中國唯一能掌握唐宋大曲、元明諸聲腔的人。大弦戲早在2006年就被確定為國家首批非遺,但是當地年輕人寧願外出打工,也不想學戲。現在劇團內各行當青黃不接,大多劇目、曲牌失傳,加上古曲複雜難學,大弦戲已經處在消亡邊緣。讓老人最遺憾的是,自己的兒子兒媳雖跟他學藝多年,但最後迫於生計也轉行到文化館工作,只有劇團需要時才參與演出。戴老稱,由於劇團收入低,不斷有藝人改行,堅持留在劇團的演員也都是「看看再說」。

 據了解,河南汝南的羅卷戲也如大弦戲的命運如出一轍,可歎可憂。據長期從事羅卷戲保護工作的孫三民介紹,很多羅卷戲藝人都已八九十歲高齡,目前在世的大都生活在農村,或病或癱,大都只能靠低保為生。

相關新聞
承傳者多貧老 非遺前景堪憂 (2012-03-29) (圖)
話你知:中國擁最多「非遺」 (2012-03-29)
藝術不離草根 農村提供土壤 (2012-03-29)
馮驥才:留住人 才能留住藝 (2012-03-29)
四大懷藥之都 傳承文化精粹 (2012-03-28) (圖)
懷藥文化 三千年流長 (2012-03-28) (圖)
種植有講究 焦作最適宜 (2012-03-28) (圖)
河南溫縣:創新生產模式 發展優勢產業 (2012-03-28) (圖)
四大懷藥的神奇功效 (2012-03-28) (圖)
中國紀錄片困局下篇 (2012-03-27) (圖)
國產紀錄片走不出魔咒 (2012-03-27) (圖)
培養觀眾 孕巨大商機 (2012-03-27) (圖)
業界籲盡早建藝術院線 (2012-03-27) (圖)
拓展產業需先建立標準 (2012-03-27) (圖)
關注觀眾感受 不要孤芳自賞 (2012-03-27) (圖)
中國紀錄片困局上篇 (2012-03-26) (圖)
神州紀錄片 學步100年 (2012-03-26) (圖)
理性科學看待陰暗面 (2012-03-26) (圖)
電視台商業化選材 作品難「個人至上」 (2012-03-26) (圖)
獨立製片人角色漸吃重 (2012-03-26) (圖)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中國專題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