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檢索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12年4月10日 星期二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娛樂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戲曲視窗:本地職業粵劇班重視地利


http://paper.wenweipo.com   [2012-04-10]     我要評論

 有初相識的朋友來訪,徵詢我對本地粵劇和「西九戲曲中心」的看法。其實,我在《文匯報》的專欄對他想知道的事情已經說得八八九九,專欄沒說的都是一些會為別人帶來不便的事情,所以不會公開。不過,在長達一小時的會談裡,我發覺有兩條話題雖然多年前說過,但也適宜在今時今日再提出討論,畢竟,很多人都像那位初相識的朋友的一樣,不明白本地粵劇的特質,在籌謀獻計時,難免出現偏差。

 那位初相識的朋友問我香港粵劇演出場地是否真不足,所以必須有新光戲院或類似的專門場地不可?根據我在「粵諮會」時獲得的資料,把全港康文署管轄下的會堂空餘檔期加起來,應該足夠應付粵劇界的要求,不過很多演出場地粵劇界是不會租用的。所以,很多偏遠的新界地區有粵劇演出,大多是康文署辦的節目,聘請粵劇團演出而已。

 如果論設備,新光戲院只是差強人意,所以我製作舞台演出,從沒有使用過新光戲院;但須說明我辦的節目,根本不賣票,所以票房從來不是焦點所在,口碑才是我關注的。但本地職業粵劇團剛好相反,演出就是生意,票房的好壞,決定了賺餂,也決定了戲班的存在。因此演員配搭、劇目安排、演出地點都是戲班首先關注的事情。單說演出地點,在「旺場」演出,入場人數較有保證,票價自然可提高一些。我以銅鑼灣崇光百貨對面的舖店為例,租金不菲,但人流如潮湧,賣五元、八塊的小食,也有能力維持經營;如果小食店在內街的話,人流不足,就算舖租廉宜,也未必可彌補生意額。所以,我一直認為相關的政府部門在只資助非牟利演出的藝術資助政策下,對於粵劇界的支援肯定「不到位」。「西九」有獨立的管理局,會否有新思維,只能拭目以待。

 那位初相識的朋友也問到本地粵劇的前景。如果以目前的情況來看,行業的前景不太樂觀,因為市場慢慢地萎縮。形成萎縮的原因眾多,但沒法逃避的是粵劇從「大眾娛樂」變成「小眾娛樂」,觀眾負擔的平均成本會不斷上升,同時他們對演出的要求也會提高;最後,粵劇會成為「精緻文化」,還是「廟堂文化」,當然不是今天能預測的。 ■文︰葉世雄

相關新聞
《讓子彈飛》連中三元 章子怡導演協會典禮封后 (圖)
黃貫中耳疾情況轉差 (圖)
替甩拖好友拉紅線 徐淑敏爆沈卓盈「奄尖」 (圖)
苗僑偉 未聞子女想入娛樂圈 (圖)
陳敏之恨結婚生仔 (圖)
糖妹拒與男友未婚先同居 (圖)
高海寧修身備戰泳衣騷 (圖)
林俊傑為薛凱琪按摩 不怕祖名呷醋 (圖)
馬浚偉帶病找吳寶玲度身 (圖)
彭于晏偕Baby騎單車拍廣告 (圖)
王力宏變身勇士會張惠妹 (圖)
任達華失手機 愛女贈畫安慰 (圖)
因病嘔吐 關心妍被老公誤會有喜 (圖)
《春嬌與志明》票房逾二千萬 (圖)
婚姻不足兩年現危機 柳時元堅決冀藉溝通維繫家庭 (圖)
《Dreams》開場推高氣氛 The Cranberries唱出港迷集體回憶 (圖)
Bobbi Kristina有自信扮演母親雲妮 (圖)
疑與人在夜店口角 蓮莎為指控感沮喪 (圖)
SJ銀赫凱旋門與圭賢 神童合照
Katy Perry對名氣感煩厭 (圖)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娛樂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