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張倩燁從黑龍江到北京讀書、雲南工作、香港進修,讓自己獲得不同地方的生活體驗。 香港文匯報記者歐陽文倩 攝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歐陽文倩)不同於大多數港生有較穩定的成長環境,不少內地尖子總處於遊子狀態,在不同地方求學及生活。張倩燁是2005年高考黑龍江牡丹江市文科狀元,在北京大學修讀政治和經濟雙學位,其後到雲南一電視台當了1年記者,再來到香港大學修讀新聞學碩士。她笑說︰「這很正常啊,多拿幾個不同地方的生活經驗嘛。」豐富生活體驗、擴闊眼界正是她來港讀書的原因之一,至少,將來發展事業時,人生的履歷也多了一章。
港校國際化氛圍印象深
為甚麼政治、經濟出身的張倩燁,要到香港這樣一個商業社會讀新聞系,而不修讀商科呢?「一開始選經濟,是因為家人希望我將來能找到一份好掙錢的工作,而我自己沒有太看重錢這方面,所以就修讀自己喜歡的新聞系」。
來港前,倩燁也曾考慮到美國、澳洲等地方升學,但因費用高昂而卻步。當然,香港大學對她還是很有吸引力的,除師資和教學質素都很不錯、香港有開放自由的環境外,更讓她深刻的是國際化的學習氛圍,「在班上,有三分一學生是外國人,整天都要講英語,如果在內地學習,就不會有這樣的環境」。
農村背景利「專心讀書」
小時候在農村成長,簡單樸素的背景讓她能專心地讀書,「小時候覺得讀書是一件很有前途的事,而且感覺也蠻好玩的,就像在玩智力遊戲」。但狀元「專心讀書」的定義和我們或許不一樣,即使只是看散文集,已會被家人視為「不好好讀書」,所以為了讀喜歡的散文,認識當中的優美文字,張倩燁還要想方設法躲開家人耳目。她笑說︰「當時我一個月午飯錢只有60元,省下錢去買本散文集,還不敢帶回家看,要朋友先幫我藏起來,上學的時候再給我。」
張倩燁笑言,自己從小到大學業算是「很厲害」,「我初中升高中的時候也是拿著第一名的成績,在模擬高考的時候還曾考到全省第一」。不過,雖然拿下了市狀元佳績,她也不認為有甚麼好驕傲,「我只是很適應這套高考的模式而已,可能換一套考法,狀元就不是我了。而且我只是在這方面強,其他如體育方面就不強了。」
歎港房價貴 生活不易
今年初剛畢業的張倩燁,現在港任周刊記者,訪問當天才剛拉著行李出差回來,來港1年多的她似乎已很習慣這裡的生活,但香港給她的印象,依然帶著獨特的新鮮感,「香港人給我很有人情味的感覺,像我的鄰居,過新年時會給我紅包,雖然金額不大,但已讓我感到很溫暖」。但另一方面,香港銅臭味重的印象也一併烙印下來,「港人常常問我,學業成績這麼好,為甚麼要讀新聞系?還跟我說做記者沒前途,讓我覺得他們很看重金錢」。
張倩燁認為,香港居住環境理想,但始終房價很高,生活並不容易,「如果條件許可,我是會留下來的,或者先工作幾年,再看看會否到外國讀書」。看來,到不同地方賺取生活體驗才是這位狀元想要走的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