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資料一:港空氣污染情況 (1990年至2009年)(圖) ■資料來源:香港環保署網頁
資料二:港空污物 主要兩類
香港現正面對兩類空氣污染問題─路邊空氣污染問題和區域性煙霧問題。路邊空氣污染主要來自柴油車輛廢氣;而區域性煙霧問題則是由香港和珠三角地區的車輛、工業及發電廠排放的污染物引起。 ■資料來源:香港環保署
資料三:3,200港人因空污早死
香港空氣污染問題嚴重,對市民健康造成深遠影響。香港大學公共衛生學院今年公布「達理指數」更新版,有關指數涵蓋即時空氣污染地圖和健康風險警告計算器等,並會以診症次數、住院日數和死亡人數,計算健康風險。「達理指數」顯示,香港去年只有59天的空氣素質符合世衛標準,換言之,有逾300天超標。而香港過去5年平均每年有約3,200人因空氣污染而提早死亡,因空氣污染而求診的人數每年更高達740萬人次。若計算醫療開支和其他成本,預算造成400億港元經濟損失。 ■資料來源:綜合各大報章
資料四:全球污染城市 港排第三
發展及人力資源分配方案供應商ECA International每年針對外派員工居住條件進行城市排名調查,對全球超過400個城市的生活水平進行研究,在被評估的49個亞洲城市中,香港排名第三,緊隨新加坡及日本神戶。不過,香港的空氣污染問題亦名列前茅,成為繼北京及新德里後,第三個得分最低的亞洲城市,情況與全球空氣最差的地區,包括智利聖地亞哥、墨西哥城及埃及開羅差不多。 ■資料來源:綜合各大報章
資料五:粵港共推改善策略
港府一直致力改善本地路邊空氣污染問題和區域性煙霧問題。主要策略有以下兩項:
1. 在本港實施多項措施,以管制車輛、發電廠及工商作業程序所排放的空氣污染物,包括停車熄匙立法及資助車輛更換催化器等;
2. 與廣東省政府部門合作,落實聯合計劃以解決區域性煙霧問題。 ■資料來源:環保署網頁及綜合各大報章
資料六:環團促特首更新空污指標
環保團體「地球之友」和「健康空氣行動」今年1月在本地報章刊登全版廣告,上面印有過去1個月收集到的逾萬名市民簽名,以及一個巨型「等」字,促請特首勿再食言,盡快更新空氣質素指標,以及把微細懸浮粒子(PM2.5)納入監測範圍。
想一想:
1. 根據資料一,描述本港空氣污染物排放及能見度的變化。
2. 根據資料二及資料三,指出本港空氣污染帶來的負面影響。
3. 參考以上資料並就你所知,分析本港修訂空氣污染指標的意義。
4. 你認為政府、非政府組織及市民可做些甚麼來改善本港空氣污染問題?試舉例加以討論。
參考答案:
1. 本港的空氣污染物排放及能見度的變化現述如下:
a. 空氣污染物排放變化
宏觀描述:香港整體空氣污染物由1990年至2009年呈下降趨勢,反映空氣污染得到改善。
微觀描述:學生可以二氧化硫及可吸入懸浮粒子為例而作出具體描述。
b. 能見度變化
能見度時數持續上升,由1990年的274小時急升至2009年的1,139小時,升幅達4倍。
2. 空氣污染會對香港造成以下負面影響:
危害市民健康:香港過去5年平均每年約有3,200人因空氣污染而提早死亡,因空氣污染而求診的人數每年更有740萬人次。
經濟損失慘重:造成400億港元經濟損失。
人才卻步:空氣污染令香港成為繼北京及新德里後,第三個在空氣質素方面得分最低的亞洲城市,阻礙吸納外國專才來港工作。
減弱港競爭力:受到空氣污染的影響,部分跨國企業不選擇香港為總部,嚴重減弱本港競爭力。
3. 本港修訂空氣質素指標的意義如下:
全面反映事實:本港的空氣質素指標已沿用25年,不合時宜;更新指標會更貼近世衛標準,並能較全面地反映本港的空氣污染情況。
協助制定改善措施:在新指標下,政府能檢討現行措施的成效,為未來進一步改善本港空氣污染制定更合適的措施。
提高市民關注:當市民了解新指標,將會更關注自身的健康情況。
4. 政府、非政府組織和市民可分別透過以下方法來改善本港的空氣污染問題:
a. 政府
. 管制車輛、發電廠及工商作業程序所排放的空氣污染物,如進行停車熄匙立法及資助車輛更換催化器;
. 進行跨境合作,如與廣東省政府部門落實聯合計劃以解決區域性煙霧問題。
b. 非政府組織
. 發起群眾運動:環保團體「地球之友」和「健康空氣行動」早前在報章刊登全版廣告,促請政府盡快更新空氣質素指標,以及把微細懸浮粒子(PM2.5)納入監測範圍。
c. 市民
. 實踐低碳生活:盡量使用公共交通工具,減少耗能以達減排目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