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香港容許駕駛者體內有輕微的酒精含量;但內地不容許酒後駕駛。 資料圖片
請先閱讀以下資料,然後回答問題:
資料一:港人對自駕遊意見
市民甲:聽說自駕遊能刺激香港經濟……但內地孕婦闖關來港產子的問題仍未解決。自駕遊只會成為內地孕婦繞過當局攔截的捷徑,恐怕屆時入境處需要增派大批人手巡視,勞民傷財,得不償失。
市民乙:內地車輛都用左軚,又不熟悉香港的交通規則,很容易撞車。到時候過馬路一定要小心,否則「命仔」難保啊! ■香港文匯報記者 吳欣欣
資料二:港府回應
‧ 利用一次性特別配額過境的私家車與其他過境車輛一樣,如在抵港時車輛上發現內地孕婦,入境處人員會向其查詢,要求她們出示本港醫院發出的預約分娩服務確認書,證明已獲得香港醫院的預約入院安排。若未能出示確認書,她們可能會被拒絕入境。
‧ 所有在香港境內的駕駛人士和車輛,均必須遵守本地的交通法例和規定,並必須具備有效的香港汽車第三者保險。一如現時其他內地駕駛人士在香港違反交通法例一樣,警方會向自駕遊違法人士發出定額告票或法庭傳票。如屬嚴重罪行,警方亦會採取拘捕行動。 ■資料來源:香港立法會文件 ■香港文匯報記者 吳欣欣
資料三:政協委員評論
政協委員周梁淑怡表示,香港回歸祖國以來,兩地交流日益緊密,但因內地「雙非」孕婦來港產子的人數與年俱增,直接對香港醫療、教育、社福及房屋等政策構成壓力,又令本地各項母嬰服務受到影響……在這種氛圍下,部分為加強兩地民眾交往的政策,如粵港自駕遊等的成效被質疑……兩地民眾可能因社會文化背景及生活習慣等差異而產生磨擦……希望中央政府促請內地各相關部門,加強與特區政府合作,在加強兩地民眾了解彼此文化背景及生活習慣方面多做工夫,如增加組織兩地民眾在體育文化和學術方面的民間交流活動,讓雙方了解真實的社會背景和生活習慣。 ■資料來源:香港《文匯報》 ■香港文匯報記者 吳欣欣
想一想:
1. 根據資料一,分析市民甲和市民乙對自駕遊的看法。
2. 承上題,你認為港府的對策可行嗎?為甚麼?
3. 參考資料三,你認同「只要加強兩地民眾在文化背景及生活習慣等方面的認識,消除雙方矛盾,自駕遊便能夠順利推行」這個說法嗎?為甚麼? ■香港文匯報記者 吳欣欣
參考答案:
1. 這題屬於資料分析類題型。同學作答時,必須根據資料一的內容來分析市民甲和市民乙對自駕遊的看法,絕對不能加上己見。參考答案重點如下:
‧ 市民甲質疑自駕遊的經濟成效,同時擔心內地「雙非」孕婦會以此為來港產子的捷徑。他認為自駕遊會成為內地孕婦繞過入境處攔截來港產子的捷徑,而入境處亦可能因此而需要增派大批人手和增設電腦系統進行嚴密監察,經濟收入未必能抵銷額外的政府行政開支,造成勞民傷財、得不償失的局面。
‧ 市民乙對自駕遊計劃的安全性感到擔憂。他指出,內地車輛的行駛方向和交通規則都與香港不同,擔心計劃推行後會增加本地發生交通意外的機會,市民性命受到威脅。
2. 這題屬於政策分析類題型。「可行」是問題的關鍵詞。同學作答時,必須針對市民甲和市民乙所關注的核心問題,指出港府的對策為何,然後再就其可行性進行分析。參考答案重點如下:
‧ 市民甲擔心內地孕婦會透過自駕遊闖關來港產子。針對這個問題,香港入境處人員如在抵港車輛上發現內地孕婦,會向其查詢,要求她們出示本港醫院發出的預約分娩服務確認書,證明已獲得香港醫院的預約入院安排,否則可能會被拒絕入境。不過,入境處人員只能透過目測方式分辨車上的婦女有否懷孕,而此舉只能對已「見肚」的孕婦奏效;若對方未「見肚」,便難以被查察,隨時蒙混過關。
‧ 市民乙擔心內地車輛在港不守交通規則,容易發生意外。針對這個問題,港府規定,所有來港的內地車輛必須具備有效的香港汽車第三者保險,一旦發生傷亡意外,香港居民會獲得賠償。同時,警方會向違反交通規則人士發出定額告票或法庭傳票;如屬嚴重罪行,警方會採取拘捕行動。上述措施雖然能保障香港居民的傷亡權益,以及對違反交通的內地人作出具阻嚇性的懲罰,但未能防患未然,亦非根治問題的措施,如港府並無硬性規定內地車輛司機必須修讀指定時數的駕駛課程,被確定熟悉香港交通情況後,才能獲批來港旅遊。
只要言之成理,即可給分。
3. 這題屬於成因類加評論類的複合題型。同學需要留意「加強兩地民眾在文化背景及生活習慣……認識」,「消除雙方矛盾」及「順利推行」這3組關鍵字眼。另外,由於提問詞採用「參考」,同學作答時不必完全根據資料三的內容,可發揮自己的意見。
‧ 認同:自駕遊計劃引起社會爭議,與兩地社會的矛盾深化有密不可分的關係。近年,內地「雙非」孕婦闖關來港產子的人數持續上升,她們與其丈夫都不是香港居民,更沒有繳納過任何稅項,但其在港出生的子女卻能享受香港的全部福利,增加本地的經濟負擔,分薄資源,引起香港人的不滿。而且,近年隨著「自由行」計劃的擴大,南下來港旅遊的內地人數目不斷增加,他們的修養素質參差,部分人的不文明行為(如亂拋垃圾、小孩隨處便溺、插隊等)令港人「生怕」。在這種不良氛圍下,若推出與內地有關的政策,必然引起港人異議。要令自駕遊計劃順利推行,政府必須先解開兩地民眾的「心結」,例如增辦民間交流活動,讓雙方多了解彼此的文化背景及生活習慣,同時亦須徹底杜絕「雙非」孕婦。
‧ 不認同:部分港人反對自駕遊推行,主要是擔憂計劃對本地環境和交通的影響。內地對車用燃油及超低硫柴油的含硫量規定低過香港,內地車輛來港必定會對本地空氣造成一定程度的污染;而兩地不同的交通規則和行駛方向,亦容易令內地車輛在港釀成意外。只要政府從政策問題的根本出發,盡快找出對策以填補漏洞,自駕遊才能順利推行。
只要言之成理,即可給分。 ■香港文匯報記者 吳欣欣
延伸閱讀:
1.《朱小丹:自駕遊循序漸進先北上》,《香港文匯報》,2012-03-10 http://paper.wenweipo.com/2012/03/10/YO1203100004.htm
2. 田北俊:《開放粵港「自駕遊」有待支援》,《香港文匯報》,2009-07-06 http://paper.wenweipo.com/2009/07/06/PL0907060002.htm
3. 《過境私家車一次性特別配額試驗計劃》,香港運輸署網頁 http://www.td.gov.hk/tc/public_services/licences_and_permits/ad_hoc_quota_ scheme_for_cross_boundary_pcs/index.html ■香港文匯報記者 吳欣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