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潘嘉宏表示,國際上未有廣泛為人接受的「社會影響評估」。羅敬文 攝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羅敬文)機場管理局提出興建第三條跑道後,爭議聲音不絕。立法會環境事務委員會4月提出3大條件,包括要求該局進行「策略性環評」、「碳審計」及「社會影響評估」。但機管局以職權所限為由,拒絕首項要求。而「碳審計」及「社會影響評估」亦存有技術困難,現階段拒絕承諾進行該審計和評估。
評累積影響 非職權所及
立法會環境事務委員會今年4月底通過一項沒約束力動議,要求機管局進行「策略性環評」、「碳審計」及「社會影響評估」。機管局建築工程副總監潘嘉宏昨日會見傳媒時稱,「策略性環評」要評估區內多項工程項目累積環境影響,而非單一工程項目,絕非該局職權所及。
雖然機管局2008年起進行機場島上設施「碳審計」,但未有就航班碳排放量作評估,主要涉及技術問題。
缺本地航線 碳審評待研
潘嘉宏解釋,航班碳排放量是全球性問題,難以區分哪些污染物在本地排放。參照歐盟做法,只會計算本地航線排放量,國際航線則不納入計算範圍。但因本港沒有本地航線,當局會再研究如何進行「碳審計」。
估社會影響 欠公認標準
至於「社會影響評估」,機管局參考過去十多年評估,僅英國希斯路機場擴建計劃報告值得參考。潘嘉宏表示,國際上未有廣泛為人接受的「社會影響評估」標準,要視乎不同社會價值觀進行評估。以希斯路機場為例,推算加建跑道後會造成路面擠塞,再計及其他因素後,使該計劃由原來有55億英鎊收益,變成虧蝕50億英鎊。
機管局策略規劃及發展總經理閻宇明表示,由於國際上欠缺標準作參考,要計算「社會影響」成本複雜,該局正探討如何進行,以及有否替代方案,現階段仍未決定會否進行該評估,但否認「拖延」。機管局建築工程總經理梁景然表示,若最終決定進行研究,會爭取與環評研究同步於2014年完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