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檢索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12年8月10日 星期五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采風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琴台客聚:從葉維廉想起艾青


http://paper.wenweipo.com   [2012-08-10]     我要評論

葉 輝

 早前參加了香港文學節的詩歌朗誦分享會,名為「遊子行旅的心靈對話」,與詩友一起分享葉維廉的「遊詩」及葉灼的攝影,我再次提到葉維廉在一九七七年寫了一篇重要的文章—《我與三、四十年代的關係》。話說當時某報每月一號推出詩頁,我應邀寫了一篇讀後感,可稿退了回來,據說是不便刊登。我想,退稿大概是由於一再提及艾青,提及葉維廉承認自己的詩與艾青的血緣關係,還說到葉氏詳述如何向卞之琳、辛笛、馮至、戴望舒、梁文星等三、四十年代詩人學習……許是由於艾青與延安關係密切,我的文章觸犯比較敏感的禁忌。

 被退稿的拙文從艾青說起,話說《艾青選集》一九七八年在香港翻版,很多年輕詩人都透過這選集較有系統地認識艾青。選集一九五一年初版,列為「新文學選集」,由北京開明書店出版,《自序》說,他的創作生活「大概可以劃分成三個時期:國民黨統治的白色恐怖時期;抗日戰爭初期;延安時期」,那麼,一九五七年出版的《海岬上》該是他的第四個創作時期了。

 《海岬上》收錄了四篇其後被清算的散文詩(或詩化寓言),《偶像的話》一篇,是一個英雄形象的自我反省乃至自我消解:高大的塑像教人感到卑微,卻自覺是苦役,因此對膜拜者說:「你們以自己為模型創造了我,把我加以擴大,想從我身上發生一種威力,借以鎮壓你們不安定的精神。而我卻害怕你們。我敢相信,你們之所以要創造我,完全是因為你們缺乏自信」,「你們之創造我也是一種大膽的行為,因為你們嘗試著要我成為一個同謀者,讓我和你們一起,能欺騙更軟弱的那些人」;塑像嫌惡自己的地位,正如他嫌惡虛偽,說完了最後的話,忽然像一座大山那樣崩塌了。

 每回重讀艾青的《詩論》,依然欣賞他所說的《詩的散文美》,因為他的詩正好示範了「不修飾的美,不經過脂粉的塗抹的顏色」。綠原在艾青的詩裡得到藝術思維的啟發,葉維廉承認與他有著詩的血緣關係,馬朗和七月詩人也在他的詩裡得到安慰,並且在回應裡流露不同層次的感動;我因而想起艾青在《詩論》所說的《詩與宣傳》—便深信艾青長期的影響,應是詩的而不是宣傳的力量,應是恆久的感染與和應,而不是即時的吶喊。

成功意象 扎根眼前現實

 葉維廉認為《雪落在中國的土地上》和《北方》的好處在於形象化,「其成功的意象,往往最扎根眼前的現實」,而艾青也和穆旦一樣,以「戲劇場景代替散文直述」,強烈的戲劇場景推進,使意象活躍而多義,「詩質濃淡有致」。到了今天,這種以「戲劇場景推進」的詩法依然是深刻的:「雪落在中國的土地上,/寒冷在封鎖著中國呀……/風,/像一個太悲哀了的老婦,/緊緊地跟隨著/伸出寒冷的指爪/拉扭著行人的衣襟,/用著像土地一樣古老的說話/一刻也不停絮聒著……」

 由老婦人拉扯行人的衣襟,絮聒著古老的話,推展到林間趕著馬車的農夫,推展到雪夜河流裡烏篷船的燈光,推展到燈光之下失去男人保護的少婦,推展到崎嶇泥濘的中國的路、絕望的污巷、饑饉的大地、伸出乞援的顫抖的兩臂—這樣的一個中國的雪夜,就像《北方》裡冒著風沙前行的人畜、乾枯的河和死寂的林木、流亡到南方的群雁……這些以形象化的戲劇場景融入對人和土地的悲憫情思,在悽愴的色調裡蘊含一股湧動的力量,在今天無疑是很罕見了。

相關新聞
百家廊:柏拉圖式戀愛新考(下) (2012-08-10) (圖)
翠袖乾坤:長壽女性 (2012-08-10)
古今談:不對等競爭 (2012-08-10)
琴台客聚:從葉維廉想起艾青 (2012-08-10)
生活語絲:超失望的節目 (2012-08-10)
演藝蝶影:舞台上的李司棋 (2012-08-10)
記憶後書:芭蕾音樂知多少 (2012-08-10)
百家廊:柏拉圖式戀愛新考(上) (2012-08-09) (圖)
翠袖乾坤:排到尾九也算醜 (2012-08-09)
海闊天空:喜見伯樂與千里馬 (2012-08-09)
琴台客聚:奧運精神今安在? (2012-08-09)
杜亦有道:由鹵肉飯說起 (2012-08-09)
隨想國:見證甘肅奇蹟 (2012-08-09)
獨家風景:從春天到秋天 (2012-08-09)
百家廊:小區大樹的命運 (2012-08-08) (圖)
翠袖乾坤:許志安:我和Sammi互相升值 (2012-08-08)
天言知玄:五行好朋友 (2012-08-08)
琴台客聚:了不起的退思園 (2012-08-08)
生活語絲:小樽運河 (2012-08-08)
隨想國:甘肅水果 (2012-08-08)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采風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