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如此多的外來資本為何近年來井噴式的囤積仁懷市?「醬香型白酒獨特釀造工藝的稀缺性和茅台鎮不可複製的釀造環境」是重要原因之一。在南國酒業有限公司總經理程大海(見圖)看來,中國醬香型白酒的發源地在茅台鎮,而赤水河畔60公里範圍內的天然釀造區域是世界上唯一能生產優質醬香型白酒的區域。
其實,對於進軍茅台鎮的投資客來說,實質上投資的不僅僅是白酒,更是「茅台」二字。茅台作為醬香型白酒的代表,特別是近十年所引發的財富效應,也自然吸引著眾多的外來資本。
大小品牌紛以「茅台」冠名
在仁懷,酒企除了依靠「茅台鎮」這個地域品牌獲取生存土壤外,更多的倚靠茅台這棵大樹打造「第二茅台」,取得品牌化的優勢。在茅台鎮,「茅台鎮白酒」、「茅台白酒」、「茅台散酒」等小企業隨處可見。而稍大點的酒企,如「國台」、「台郎」、「茅泉」、「茅合」、「金茅古」等酒企紛紛在和茅台打擦邊球。
實際上,對於擁有獨一無二醬香白酒釀造環境的貴州來說,2011年,其白酒產業就實現總產值203億元,利稅達130.8億元,白酒產業已成為該省僅次於煤炭和電力行業的重要支柱產業和特色優勢產業。
政策助推掀白酒投資熱
自去年決定振興白酒產業,確立了加快把茅台酒打造成「世界蒸餾酒第一品牌」、把茅台鎮打造成「中國國酒之心」、把仁懷市打造成「中國國酒文化之都」的目標以來,在政府政策助力的推手作用下,便掀起了仁懷的白酒投資熱。
有統計數據顯示,2005年至2010年間,白酒行業猛進,利潤每年遞增達21%,而醬香型白酒年利潤遞增達32%。2010年,僅佔白酒總量2.5%的醬酒貢獻了行業15%的銷售額,利稅更達行業的30%以上。這也成了各路資本大肆競逐茅台鎮的催化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