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文:大秀
人家想要他回歸美國(但另一方面又經常說他票房一般),他當然沒聽進耳,還賺了歐羅兼拍出「歐洲三部曲」,最終章叫《情迷羅馬》(For Rome With Love)——原本叫《十日談》(十四世紀著名意大利作家Giovanni Boccaccio的作品)、又或者更虛的《尼路拉琴》(羅馬諺語意指「有點不負責任」之意),奈何懂得欣賞他電影藝術的歐洲投資者,卻不懂得理解他創作之全部,你不懂,我不迫你,乾脆叫《情迷羅馬》就算。他,叫做活地亞倫。為了不跟投資者鬧意見,他接受Mediaset的投資,拍一齣純粹在「羅馬」發生的電影。電影的原聲大碟非常熱鬧,味道Spanish,果然是活地口中的Everything sounds better in Spanish!
說明西班牙質感很重要,音樂當然不能用美國流行曲——首曲以〈Nel blu dipinto di bu(Volare)〉作開場,跟上一次《情迷午夜巴黎》一樣,給你一個熱鬧的羅馬模樣,預先給觀眾一個「什麼事也有可能發生」的感覺。選用Demenico Modugno演唱的1958年原版,歌名的意思是In The Blue Painted Blue,歌詞內容指與愛侶到處遊歷,夢幻一樣奇幻得可一不可再,好像片中每個故事中所發生的一樣。餘下的樂曲也非常有趣,選用了《茶花女》中〈Libiamo ne’lieti calici〉、《杜蘭朵》中的〈Nessun dorma〉的無伴奏版、《丑角》中的〈Duetto e Finale〉等等,狂歡得來全部西班牙語,經典劇目的喜劇感混在活地亞倫的連珠對白中,還有當中一段故事跟唱歌劇有關,效果相當奇妙。
電影中,除了有活地亞倫自己參演一角之外,當然,如他所有作品一樣,總有一個代表「他」的多口水人物,在《情迷羅馬》中,這責任就交給以《社交網絡》彈起的Jessie Eisenberg,他飾演一位在羅馬攻讀建築系的學生,在面對穩定女友和極具吸引力的神秘女生之間的決擇——這段故事給由Alec Baldwin飾演的成功建築師不停「干擾」著,意識上是他在某個空間內回到自己的少年時代,似要糾正某種錯誤的感覺。說到Alec Baldwin,他在參演過《30 Rock》之後簡直脫胎換骨,幽默感和喜劇節奏已變得爐火純青。聞說,活地亞倫在拍攝時沒有向演員說明他的「在場」,弄得Jessie Eisenberg和Ellen Page都一頭霧水,不知對戲時要望他還是不望他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