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高考結束,考生們歡呼慶祝。 網上圖片
去年的今時,媒體競相報道港大搶走內地十餘狀元,比2010年增加近1倍,引發頗多感慨。每每此類新聞傳出,內地高校與港校的差距就會成為討論的焦點。有教育專家認為,今年這一現象預計還會再現,內地名校到了反思的時候。
21世紀教育研究院副院長熊丙奇在接受本報訪問時表示,目前香港高校衝擊波對內地大部分高校並沒有帶來實質影響,但已明顯影響到位於內地高校金字塔「塔尖」的北大、清華等名校,「掐尖」動作越來越大。
非長遠之計 辦學質量為本
關於內地高校的應對,熊丙奇撰文稱,內地高校的行動,大致有兩方面。一是在教育部門的「支持」下,出台政策限制內地考生的選擇權。二是內地高校採取各種錄取手段、推出錄取優惠「搶生源」,近年來的高考錄取中,一些內地高校祭出「預錄取」手段,在集中錄取階段給部分高分考生「預錄取」通知書,並要求作出報考的承諾,所謂「圈地搶生源」。
熊丙奇認為,由於此前內地考生沒有太多選擇權,所以高校普遍不重視學生的權益,也忽視教育教學質量,這導致學校辦學質量日益走低,與境外高校的差距也越來越大。因此,要讓內地高校真正反思,就必須賦予考生更大的選擇權,讓學校面臨競爭。從這一角度看,部分內地優秀考生放棄內地高校而選擇港校,已經在實施選擇,這樣的選擇越來越多,將有助於內地高校形成競爭意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