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地區政績稱譽的民建聯,在今屆立法會選舉繼續主打民生議題。圖為民建聯成員早前就電費問題到中電總部請願。 資料圖片
——政綱比併建制派重民生 反對派續炒政治漠視民情
立法會選舉已進入白熱化階段,各黨派團體在激烈的選戰中,繼續圍繞參選綱領,就主打理念議題比併較量。多個建制派政黨看準社會政治爭拗不斷,港人盼望和諧共融心態,提出以團結實幹、著眼未來為重的政綱主軸,並各自羅列多項利民措施,突破社會停滯不前的悶局;相反,反對派則依舊只談狙擊,漠視民情,企圖「咬實」政治議題。有學者分析指,建制派向來著眼發展經濟、改善民生,成功摸索及貼近「不要爭議」的民情民意,而反對派則繼續以政治議題掛帥,置廣大市民利益不顧。 ■香港文匯報記者 鄭治祖
今屆立法會選舉歷史性大幅增加民主成分,並首度增設「超級區議會」界別直選,被外界譽為是「開埠以來最激」的選舉大戰。放眼參選政綱的服務根本,各個建制派政黨均重點鎖定香港深層次問題,切實回應貧富懸殊、多元經濟、落實普選等三大議題,務求關顧民生、惠民造福,但反對派則依舊靠撈取油水谷票,保位為重。有學者分析,針對當前政治局勢,反對派不容易成功發揮「民主效應」,同時要視乎配票實力(見另稿)。
反對粗暴極端政治
一直以地區政績稱譽的民建聯,眼見香港過去多年政治對立,社會身陷分裂內耗困局,蹉跎不少歲月,決定以「團結創新天」為政綱主軸,高舉理性務實,反對粗暴極端的政治手法,爭取在行政立法、官商民,以至不同政治意見間,建立互相監督、互相促進的建設性關係,共同謀求港人的最大福祉,深信團結是克服困難、向前邁進的基本條件,團結理性力量定能創出新天。
提「三招」解「三困」
民建聯認為,香港當前正面對三大挑戰:促進社會上流,縮窄貧富差別,讓社會不同階層共享經濟發展成果;應對外圍環境波動,為社會長遠發展提供持續動力;凝聚社會共識,推進民主落實普選。故重點鎖定問題,提出近百項針對性政策建議,務求提升生活質素、促進經濟多元、提高管治水平、建設良好政治文化。
擴安全網照顧弱勢
在民生福利方面,民建聯指出,過去基層市民未能分享經濟發展成果,貧富差距不斷擴大,社會流動性低,導致社會欠缺凝聚力,深化香港深層次矛盾,因此主張進一步改善社會安全網及退休保障制度,讓貧者活得尊嚴,老弱者有愛的感受,同時改善房屋及土地發展規劃、就業、環境和醫療等政策,讓人人安居樂業,建立和諧社會,最終縮窄貧富差距,提升生活質素。
積極推經濟保就業
隨著環球經濟不明朗,民建聯提出,特區政府應主動有為,擔當積極規劃及推動社會經濟發展的角色,全面促進產業多元,為中小企業提供更好支援,開拓創業及就業空間,好讓不同階層都有發揮機會。此外,政府必須把握背靠祖國的機遇,配合內地經濟發展政策方向,推進各項區域合作,進一步鞏固香港的優勢。
完善問責制「升呢」
最後,為打破「陳腔悶調」的政治困局,民建聯建議,特區政府要完善問責制,提高管治水平,同時維護政府廉潔公正,保障市民權利,最終凝聚共識推進普選,深信港人和衷共濟、團結一致,方能促進各階層及個人利益,有利香港民主發展,期望各個團體亦放下歧見、加強溝通合作,共建理性包容的政治文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