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圖為港交所大堂。 資料圖片
中銀國際證券股票衍生產品執行董事 雷裕武
前文提及,投資末日權證涉及極大風險,當中尤以價外條款為甚,但遇上大升市時,其爆炸力則非同小可。上周環球股市受QE3出台刺激而大升,在一周10大輪證升幅榜中,其中有9隻權證在不足1個月內到期,升幅最大的累升逾940%,即使第10位也累升近600%。
事實上,這類仙輪一直有一批忠心的捧場客,他們深信這是以小博大的最佳途徑,只要成功捕捉時機,便有機會在短時間內賺取極高回報,就讓我們進一步探討當中的底蘊。
行使機會極低賭博成分甚高
所謂仙輪,其實是指一些極度價外窩輪,可被行使的機會極低,因此,嚴格來說,不屬於短線投資,由於賭博成分甚高,視為投機策略可能較為合適。這類仙輪價格甚低,僅有價值全為時間值,投資者只是買入一個機會,期望窩輪能在到期前轉為價內,從而賺取較高回報。
買賣此類權證的背後動機,相信不難明白,由於仙輪的基數較低,因此只要輪價稍有波動,投資者的回報百分比便非常可觀。以1仙窩輪為例,只要每升1格(即0.1仙),便代表10%的利潤,只要正股突然轉勢,仙輪持有人絕對有機會在短期內將資金「翻一番」,甚至「翻數番」。
讓我們透過近期的一個實例來說明「點石成金」的威力。港交所(0388)過去數月一直受負面消息拖累,股價反覆偏軟,曾跌近100元心理關口,不少9月底到期、行使價110元的條款最低曾試過1仙淨沽出,正當市場預期該等權證將會在到期前完全失去價值,美聯儲局上周推出第三輪QE3,帶動港股價量齊升,刺激港交所股價大追落後,甚至在短時間內升破行使價,令該權證在短短一周內最高升至8仙,升幅達720%,爆炸力實在不言而喻。
話雖如此,筆者並不鼓勵投資者積極參與仙輪買賣,成功例子固然存在,但畢竟只是鳳毛麟角。簡單來說,「炒仙輪」的投機性質極高,以認購證為例,即使正股轉勢大升,但若在到期前未能突破行使價水平,仍是一文不值,故此,當中涉及的投資風險非常大,投資新手應盡量避免沾手。
須有全軍覆沒準備 應嚴控注碼
我們或許知道,仙輪買賣有別於一般權證投資,到底有甚麼地方需要注意?首先亦是最重要的是,投資者必須有全軍覆沒的心理準備。始終,仙輪買賣的賭博成分甚高,投資者應控制注碼,切勿因價格低微而投放過量資金,令整體風險大升。當然,在個別情況下,投資者視為小本投機的玩意,或許不需太過著意止蝕,主要是等待正股在到期前來一次大突破,需要有豁出去的心態。
此外,投資者對相關正股表現也應有強烈看法,因為最終成功「中獎」與否,與此有莫大關係。雖說「點石成金」存在一定的難度,運氣看似較客觀分析重要,但投資者若能緊貼市況,並仔細分析,不難發掘到一些勝算較高的機會可以一試,一般而言,投資者或可留意在大市即將轉勢,或一些預計即將有消息公佈的股份。
距離到期日的長短對仙輪的表現也有密切關係。年期較長的仙輪較年期較短的可取,原因是年期較長的條款,代表可出現的變數較多,包括權證進入價內的機會率。倘若權證投資期快將屆滿,正股仍在低位徘徊,未能升回行使價以上,權證最終將會失去所有價值。
最後,要留意的是,發行商並不會擔保最後會以任何價格收回股證,這將要取決於權證本身的價值,只要正股價格未能升破窩輪行使價,該認購輪仍會在到期時失去價值。(以上資料只供參考,並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 ■題為編者所擬。本版文章,為作者之個人意見,不代表本報立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