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本港新股市場遭遇寒冬,從過去3年炙手可熱的IPO龍頭地位被打入冷宮。截至今年9月底,今年本港IPO市場共募集了56億美元(約437億港元),與去年同期的2,769億港元相比,按年大幅下跌超過8成。本港今年全球IPO的排名也卸任龍頭寶座,落後於美國納市、紐約、東京和吉隆坡等市場,位列第5位。IPO市場不景,也累及投資銀行,各大投行紛紛裁員,踏入第四季,投行裁員減薪仍陸續有來。
首9月集資額按年大跌84%
今年的新股巿況清淡,首9個月集資額按年大跌84%。在6月底的新股紮堆趕上市的浪潮結束後,全球股市前景不明,投資者投資意慾低迷,來港上市新股數目寥寥無幾。早前鄭州煤機為了順利上市而不得不選擇縮減集資額,並擴大對A股股價折讓幅度,但低迷市況令其最終難逃擱置上巿的命運。但今年首3季,因為都是「細細粒」小股,首日股價表現有8成都未破發,更有少數的8隻新股上市後便潛水。
擬本月掛牌新股認購反應淡
計劃將於本月掛牌的KMF金德(3816)、新利控股(1240),以及復星醫藥合計集資約48.7億港元。其中,復星醫藥集資達47億港元,成為繼日本彈珠機商Dynam(6889)後的集資大股,成為近期市場的焦點。惟有分析師認為,復星醫藥依舊難逃低迷市場的影響,對其認購反應並不看好。此外,同為「細細粒」的KMF金德和新利控股並未做相關宣傳活動,孖展認購反應均未足額,新利控股更現「抽飛」。而KMF金德更未上市先發盈警,公司預期本年度毛利率及純利將會大幅下降。
面對逆境 投行紛大削成本
在投行工作雖然薪水豐厚,但風險亦高,隨時承擔被炒的風險。現時各大行為了應對因實施新的監管舉措、較低的交易水平以及來自非銀行金融機構,諸如對沖基金以及私募企業的競爭加劇而面臨的各項壓力。據內地騰訊網消息,德意志銀行計劃至少裁員1,900名,而花旗集團曾表示,將再度裁員350人,其中絕大多數被裁的為交易員。而瑞信及瑞銀集團都在積極推進其在2011年年底宣布的裁員計劃。有數據顯示,摩根士丹利已經累計裁員4,000人,相當於其員工總人數的7%。另據《金融時報》消息 ,大摩CEO James Gorman認為華爾街的薪資水平過高,他表示,該行將考慮推行新一輪的成本削減舉措,包括降低工資和獎金水平。 ■香港文匯報記者 劉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