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杭州油畫藝術家袁遠
即使你已看過太多不同類型的油畫,見到袁遠的作品時,還是會感到震撼——這一方面源於他畫面中強大的寫實表現路向,另一方面則是他畫的建築物空間內部,那份質感太過驚艷。
很多時候我們可以用畫功、技巧等因素去衡量一位畫家是否足夠優秀,但能真正觸動到人心底某種感觸的作品,所擁有的魔力,卻不在技術層面,而是在於能精準捕捉時間和情感所遺留下的痕跡。
杭州藝術家袁遠的創作對象是建築物的內部空間,有些曾經宏偉,如新古典主義風格的拱門和陽台的大廳;有些則格局較小,如舊公寓大樓的入口。但這些場所的共同特質,則是都有一種荒蕪與被棄置感,我們只能憑畫面上留下的絲微痕跡,想像昔日的芳華和興盛。
對袁遠來說,廢墟似乎能帶來某種安全感,他並非旨在呈現建築物及場所的現有面貌,相反是要從「人去樓空」的環境中,尋找殘留的歷史痕跡。 ■文:香港文匯報記者 賈選凝 圖片由馬凌畫廊提供
畫壇前輩稱生於上世紀七十年代的畫家袁遠為「中國當代藝術的新生風景」。他的作品,就像是在為建築中的封閉空間畫肖像,狹窄小巷、閘門欄杆,從他精妙的細節處理中,我們彷彿窺視到了這些平凡場景中的另一種景象。
袁遠的構圖十分具有結構性,而且非常有序,他能精準地捕捉建築物中各種幾何形象,尤其著迷於馬賽克和瓷磚花紋,無論地板、牆壁或是浴室中多元的幾何圖案,或是縱橫線條的交錯與對比,都被他仔細地勾劃了出來。他不僅能在單一構圖中精細地呈現成千上萬的微小瓷磚,更能在同樣的配色組合中,發展出多樣的色彩變化,帶來令人震撼的視覺效果。
而乍看之下,他的畫作似乎拒絕了「人」在場景中的現身,但其實通過描繪空間中人的活動殘留的痕跡,又恰恰得以表現出了「人」的存在。袁遠其實是藉由細膩描繪場景中所有元素的微小細節,去表現時光、細膩的記憶和歷史的變遷。
時間遺跡:一種共同的記憶或經驗
我們這次看到的作品,全都是袁遠為這次香港個展專門創作的。他之前多次來到作為展場的畫廊,發現畫廊本身設計感很強,於是便更想畫一些「破爛」,去將一些涉及城市日常生活方方面面的作品,密集地放在這個空間中,進行組合和碰撞。
其後,他去了貴州,試圖找一些和香港類似的生活痕跡。「因為北京上海翻修得太過厲害,已沒有多少痕跡留下來,而貴州,則像是二十年前的中國。」他在那座城市看到窗子,非常寫實地將其還原——窗子上破洞的地方用三夾板、塑料甚至是紙,進行功能性的修補,他見到破木板的紋路已變成窗的一部分。「實際上當地人是為了生活需求,但意外地,窗變得很好看。」於是,他畫下這種好看,便有了作品《碎片》
《入口》的場景,則是香港,很常見的港式舊樓梯,地上的馬賽克被袁遠重新處理。一些痕跡被他處理得有些超現實,舊有的細節從而重新碰撞出激烈。無論是古老電梯還是馬賽克鮮明到略微誇張的底樓,我們會發現他記錄下了大量的碎片。「記憶產生摩擦,而觀眾看時也會加入自己的情感,變成他自己的感受。」但袁遠稱這種感受是「共同」的。
又譬如他畫下巴黎非常常見的那種古老大門,在那座城市,人們對這樣美麗的東西卻早已司空見慣,但外來者一見,印象便會很深。「人在不同的城市中,最後其實還是從自身出發,去找時間的痕跡。」或許這就是為何他畫的「廢墟大集合」能在某個瞬間令你我被觸動的原因,他畫中的那些時間和地點,最終可能變了一種我們共同的記憶或經驗。「在創作過程中,那些場景被改造被碎片,但表現的,其實是過去的時間。」時間遺跡才是從畫面深處突然湧動,擊中我們內心的那柄利劍。
越來越減少對景觀的依賴
袁遠稱自己是只能生存在杭州的畫家,北京上海的步調太快——又事實上,中國藝術家的效率本來就遠高於西方人,「西方藝術家做藝術本身也是在玩。一張我們十天畫完的畫,他們可能要畫十個月。」中國則有許多藝術家長期處於相對緊張、不太開心的狀態中。但袁遠喜歡畫畫,是因為對他而言,繪畫可以表達更多東西。「藝術家的確更容易覺得不開心,但正因為有這麼多問題,才會讓人更希望去解決。」
在籌備這次香港個展時,袁遠會在某個階段成熟地去考慮,怎樣找到一個令繪畫語言越來越單純的痕跡——「希望越來越減少對具體景觀的依賴。」而未來他也會繼續去找遺留下來的東西,或者說是那種空間內部雖然已經沒有了人,但仍有許多人活動過的味道。「但提煉最好越來越簡單。」
袁遠希望讓人看到遺留下來的事物。「新的建築非常多,但我認為好的建築,能暗示人這個地方過去的樣子。」因為總有些東西會消逝,因而總有些東西可以讓人感到觸動。
記憶,只是因為我們始終不願忘記。
袁遠首場香港個展
時間:即日起至11月10日 上午11時至下午7時(周二至六)
地點:馬凌畫廊(皇后大道中8號一樓)
查詢:2810 031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