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莫言(左二)與改編自其小說的《紅高粱》電影的張藝謀導演(右)及兩位主角姜文和鞏俐合影。 資料圖片
香港文匯報訊 (記者 梁小島)諾貝爾獎的官網上,公布了此次莫言獲文學獎的理由:融合了民間傳說、歷史和當代的魔幻現實主義創作。莫言的三部代表作《紅高粱家族》、《天堂蒜薹之歌》以及《生死疲勞》均曾由瑞典翻譯家陳安娜譯介至瑞典出版,成為外國讀者了解和認識莫言的重要基礎。
《紅高粱家族》是莫言創作於80年代中期的中篇系列小說集,分別由《高粱酒》、《高粱殯》、《狗道》、《奇死》以及《紅高粱》五篇組成,對於新時期軍旅文學的發展產生過深刻而積極的影響,開闢出一個鮮活生動的民間世界。作品背景以1939年日本侵華第二年開始,描寫了一系列抗日戰爭中的英雄人物,和傳統抗戰題材的小說中正邪分明的英雄形象不同,莫言站在民間立場上,塑造了一個文學王國「高密東北鄉」,裡面的「我」的家族先輩們個性獨特,富有鮮活的生命與人性。
其中《紅高粱》一篇發表後,得到了當時剛完成電影《老井》的主演和攝影工作的張藝謀的注意,正逢他籌備導演處女作。莫言曾這樣描述第一次見到張藝謀的情景:「我們在走廊裡見面時,張藝謀穿得和農民一模一樣,手裡提著一個斷了帶的鞋子,可能是擠公共汽車時被人踩斷的。我一看這樣的人就覺得很樸實,感覺很可靠,就跟我們村裡的那些生產隊長一模一樣。」兩個人在走廊裡談了一會,連房間都沒進,莫言就決定將《紅高粱》以800元人民幣的版權費讓張藝謀拍成電影。該電影後來奪得第38屆柏林電影節「金熊獎」。
在經歷《紅高粱家族》的寫作高峰後,莫言繼續尋求突破,創作了大量中短篇作品及數部極具份量的長篇小說。《天堂蒜薹之歌》是莫言的首部長篇小說,長達20萬字,是以他故鄉鄰縣蒜薹豐收後發生的農民與當地官僚、地痞之間的糾紛,並引起騷亂的事件為背景寫成。小說出版後,鄰縣曾威脅他,只要他邁入鄰縣一步,就讓他好看。此作品被認為是「真正的底層小說」。
《生死疲勞》則更為壯闊而自由,小說敘述了1950年到2000年中國農村50年的歷史,其中的敘述者是土地改革時被槍斃的一個地主,不斷經歷六道輪迴,小說隨著他一世世的轉生而展開論述,透過人、馬、牛、驢……的視角進行敘述,圍繞著土地與人的關係,勾勒出鄉土中國的當代史,被認為是莫言創作的又一高峰。
莫言的小說中幾乎不曾出現完美的「高大全,紅光亮」人物,由於童年大部分時間在農村度過,他的創作深受民間故事或傳說所影響,許多幼時聽到的鬼怪故事,都成為他筆下荒誕現實的材料。他的作品明顯帶有「先鋒」色彩,想像力的噴薄也成為其最大特色。張大春在為《紅耳朵》作序時就曾說:「千言萬語,何若莫言」!
莫言創作獲獎眾多,其中《豐乳肥臀》曾獲中國有史以來最高額的「大家文學獎」,《檀香刑》曾獲台灣《聯合報》讀書人年度文學類最佳書獎、第一屆鼎鈞雙年文學獎,《紅高粱系列》獲第二屆馮牧文學獎,《生死疲勞》獲第二屆紅樓夢獎,《蛙》獲第八屆茅盾文學獎。此外,他還曾獲法蘭西文學與藝術騎士勳章、意大利第三十屆諾尼諾國際文學獎、福岡亞洲文化獎等獎項,並曾位列第一屆中國作家富豪榜第20位,中國作家實力榜第一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