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年輕人士認為可負擔得起的面積、鄰近辦公室及康樂設施相比位於大面積及位於較不便的單位更吸引。 資料圖片
——要地利捨面積 港星日本通用
香港文匯報訊 (記者 黃嘉銘) 要在寸金尺土和爭分奪秒的大都會生存,都市人對住屋往往講求是四通八達,單位面積大小的重要性相對較低。有調查發現,俗稱「鞋盒單位」的細碼住宅於全球主要城市的住宅市場扮演重要角色,當中亞洲地區如香港、新加坡及日本等地的用家對其最為需求,年輕上班一族絕不介意屈就位於市中心的「鞋盒」。
第一太平戴維斯日前發表的「『鞋盒單位』細的或是大的較好」報告中指出,由於年輕單身才俊可負擔的有限,而一間面積僅250方呎單位就是他們所需求。
港精品公寓回報勝大市
第一太平戴維斯研究及顧問諮詢服務資深董事盛世文表示,如今社會環境令大部分城市進入不夜天的日子,留在家中的時間漸漸減少。縱然這些單位的呎價較高,但入場費始終較平,因此年輕買家仍可負擔得起購買或租用單位。事實上,年輕單身才俊及年輕夫婦認為可負擔得起的面積、鄰近辦公室及康樂設施相比位於大面積及位於較不便的單位更為吸引。
以往「鞋盒單位」像是歐洲十九世紀時的貧窮區或香港的「籠屋」單位,但現實是不少「鞋盒單位」已成功脫離舊形象。該行指出,亞洲城市如香港、新加坡及日本對細小單位絕不陌生。在香港,品質及位置比單位面積更重要,因此在香港的市區小型單位被打造為精品豪華公寓,動輒叫價每平方呎達20,000元,投資回報可達3%,相比其他物業提供平均回報率理想。
然而,一些舊城市如悉尼、倫敦對細單位的接受程度來得較慢。在悉尼,放貸人士仍不太願意為面積500方呎以下的單位借出貸款,令不少欲購買小型單位的人士未能成為業主。於倫敦,小型單位並未得到認同,更有意擺脫這類單位所帶來的負面情況,英國皇家建築師學會更把發展商所建的細型單位稱為「可恥的鞋盒」,故當地並未於核心地段發展高質素的小型住宅單位。
悉尼倫敦貼上負面標籤
第一太平戴維斯全球研究部主管Yolande Barnes則相信,於綠化及城市發展的阻力下,舊城市需切實考慮是否加入發展較小型或俗稱「鞋盒」的單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