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廖穎琪)全港約3.5萬戶、逾7.1萬人被迫蝸居板間房及劏房。有地產界人士建議,容許合法經營劏房。有長遠房屋策略督導委員會成員認為,政府短期可在安全和法規之間取得平衡,研究改建工廈,以安置劏房居民,紓緩房屋問題。運輸及房屋局副局長邱誠武表示,改建工廈須考慮多個因素,包括各項配套是否足夠等。
施永青:酒店也是靚劏房
本港樓價和租金不斷上升,不少低收入人士被迫住劏房。中原集團董事施永青昨日出席《城市論壇》時稱,難以全面取締劏房,建議政府讓商界改善工廈消防安全後,便容許正規經營,並說:「酒店也是靚劏房,只要安全、企理便可」。他支持當局改建更多工業大廈,合法經營劏房,相信會令供應快速增加,紓緩單位不足問題。
蔡涯棉表示,香港作為繁榮城市,劏房不應存在,全面取締亦是長策會其中一個任務;但房屋問題迫切,認為可在安全和法規之間取得平衡,研究改建工廈安置「劏房」居民。邱誠武表示,改建工廈須考慮不同因素,包括交通、環境配套是否足夠等。政府已決定把柴灣政府工廈改建為公共房屋,至於改建私人工廈問題,正與其他部門商量。
蔡涯棉:啟德宜增住宅
至於早前有指,政府正研究增加啟德新發展區密度,並考慮擱置啟德體育城計劃,蔡涯棉認為,佔地逾320公頃的啟德發展計劃,只有11%規劃為房屋用途,倘若把地積比由約五倍提升至七倍,可增加約1.5萬個單位。而把佔地20公頃的體育城改為建造住宅,以七倍地積比計算,可多建2.5萬個單位,令啟德總計可提供7萬個住宅單位。
蔡涯棉表示,政府為體育界興建一個體育城,但問題有緩急先後之分,「體育館可多等兩三年,但房屋等不到」。他強調當局應剔除啟德發展區計劃中的體育城,改劃為住宅區。他續稱,社會重視環保和保育,但市民居住需要同樣重要,故要反思低密度發展方向,在保育和解決居住需要之間找平衡點。
馬逢國:體育城不應拖
不過體育、演藝、文化及出版界立法會議員馬逢國表明,體育界不希望擱置啟德體育城計劃。他說「計劃已討論多時,不應該再拖」,並指社會有很多議題,房屋問題要解決,但體育界訴求亦要處理。若政府要改變體育城地點,須符合3項條件,包括新位置交通須方便、設施須符合要求,以及不可遲於2020年落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