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左起︰范耀鈞、關清平、李美嫦、吳克儉、楊建明和陳增聲。香港文匯報記者劉思諾 攝
——5自資院校簽協議 合作轉分交換學生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劉思諾)香港資歷架構將新增兩項安排,包括整合「資歷名銜」(見另稿)和引入「資歷學分」。為量度修畢資歷架構認可課程所需的「學時標準」,教育局特設「資歷學分」,1個學分相當於10個學習小時,包括授課、實習、自修、考試等時數。為了配合新計劃,本地5間自資院校順勢推出為期5年的《學分轉換及學生交換合作協議》,承認夥伴學校學生修讀的學分,並接受學分轉換。另在通識科等個別科目推行「本地交換生計劃」,預計2013年新學年可以推行,估計逾8,000名學生受惠。
資歷架構2008年推行,設有7級資歷級別,由最基礎第一級到最高第七級,涵蓋學術、職業和持續教育培訓各類資歷。教育局局長吳克儉昨日連同教育局副秘書長李美嫦、資歷名銜工作小組主席楊建明、資歷學分工作小組召集人關清平、自資高等教育聯盟主席陳增聲、香港學術及職業資歷評審局總幹事范耀鈞,一同公布資歷架構兩項新安排。
1學分等於10小時學習
目前資歷架構只能反映課程級數及程度,對於「學分」並無統一計算機制,部分院校甚至不設學分制。吳克儉表示,新推出「資歷學分」,以學習時數作為統一學分標準,日後1個「資歷學分」相當於10個學習小時,變相成為院校「通用貨幣」。他強調,以統一學時標準量度課程「學習量」,是香港獨有措施,可方便院校間轉移學分。
負責研究「資歷學分」的關清平表示,早在2010年初已成立工作小組,在院校推行「先導計劃」,並得到香港學歷及職業資歷評審局及聯校素質檢討委員會支持,其間小組進行諮詢。今年6月,小組歸納並採用「資歷學分指引」,並對各院校課程進行評估。
本地生交換由院校自主
其後香港公開大學校長梁智仁、明愛專上學院校長關清平、珠海學院張忠柟、琤芮瑊z學院校長崔常康及東華學院校長汪國成,合共5校代表簽訂《協議》。梁智仁表示,《協議》內容為共同承認院校間的學分,並以政府採用的「資歷學分」作為基礎。他解釋指,學生報讀院校甲,學費均由院校甲收取,但學生可選擇「交換」到院校乙、院校丙上課。他又指,院校在計劃中絕對有自主權,「我們並不是全年交換,而是可以選擇在某些特定科目作交換,以及交換生數目。因此每間院校均有自主權,而沒有太大行政困難」。
汪國成表示,計劃還有很多技術問題要商量,故剛開始時規模不會太大。他相信院校合作可互補不足、取長補短,且對師生有很大幫助,「我們5間院校合作,相信必定能和8大媲美」。被問到將來會否和8大進行學分轉換,關清平表示,現時計劃只是「先導」性質,未有問8大會否參與,但他希望將來大家有機會合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