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陳國威(前左)和李志香(前右)努力追夢。香港文匯報記者馮晉研 攝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馮晉研)周星馳多年前在《少林足球》經典金句:「做人如果無夢想,咁同條鹹魚有咩分別呢!」風靡一時。最近有調查卻顯示,雖然有85%受訪高中生認同「夢想對未來的發展很重要」,但近半人有夢想,卻全無實踐方案。另有約一成青少年所謂「夢想」,是中六合彩、買大屋、不用工作,反映部分港生好逸惡勞的特性。
香港家庭福利會上月以問卷訪問2,322名中四至中六學生,發現85%人認為,夢想對未來發展很重要,但有一半學生(47.7%)有夢想,卻沒有具體計劃。有計劃實踐夢想的學生不足四分之一。
當被問及圓夢的信心,48%人和34%人分別表示「略有信心」和「信心不大」。對於缺乏追夢的能力,大部分學生認為與「學業成績」(65%)和「個人能力的限制」(53.5%)有關。
10大夢想職業 教師居首
香港家庭福利會高級經理冼啟志指,欠缺信心的青年礙於負面思想,多不敢奢望有夢想,以致在工作和學習欠缺動力。不過學業成績和個人能力是可以改變的,學生應及早認識自我,於在學階段訂立人生目標和計劃。
調查又顯示,60%人的夢想多與事業有關。首10個「夢想職業」,按排序分別是教師(9.3%)、醫生(7.1%)、設計(7.1%)、創業(5.6%)和護士(3.7%);作家、警察和社工等亦榜上有名。其次以學業為夢想的有367人(15.4%),當中八成人希望升讀大學。
10%想中六合彩 反映好逸惡勞
另9.2%人的夢想與金錢有關,例如「買大屋」、「中六合彩」和「希望不用工作」等;小部分學生的夢想是「貢獻社會」;也有學生立下宏願,揚言要成為偉人和統治者。
社工:追夢宜兩手準備
註冊社工邱寶琴指,即使遇上困難,成年人不應剝奪年輕人嘗試追夢的機會,教師和親人應從旁支持和予以肯定。她又提醒年輕人追夢的同時,應有兩手準備,不能盲目追夢而罔顧現實。倘若追夢失敗,要懂得適時放手,重新出發。
現年26歲的李志香從小志願成為社工,中學課餘全情投入義工服務,但家人未見支持,只希望她中學畢業後即搵工賺錢,結果爭執頻生。儘管如此,她堅持不懈,在家人諒解下,繼續攻讀社工副學位課程,為夢想奮鬥。至於今年20歲、以唱作歌手為夢想的陳國威,在追求夢想的同時,已有兩手準備。他稱打算先實踐理想,兼顧三份兼職,工餘玩音樂,打算25歲時再攻讀與金融相關的課程,為未來鋪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