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香港青少年的資歷有限,僱主聘請意慾偏低,難怪失業率高企。圖為青少年到招聘會求職。資料圖片
——個人成長與人際關係+今日香港+現代中國+全球化
首屆中學文憑試早已放榜,考評局公布約7萬名日校考生中,只有1.5萬人能升讀大學,餘下5萬多人需另謀出路,投身社會工作將是不少人的選擇。不過,過往數年的本港就業調查均顯示,青少年失業率高企,引致其就業競爭力問題備受關注。到底青少年在就業方面遇到甚麼具體困難?而有關問題的責任又誰屬?下文將作詳細探討。 ■香港文匯報特約記者 李浩彰
議題探索:個人成長與人際關係(按教育局課程指引)
主題1:自我了解
探討主題:個人在青少年期會面對哪些挑戰與機遇?
• 對於青少年把握機遇和應付挑戰,如逆境或重大轉變,各項生活技能為何重要?為甚麼有些青少年易於掌握生活技能,但有些卻感困難?
議題探索:今日香港(按教育局課程指引)
主題1:生活素質
探討主題:香港維持或改善居民的生活素質的發展方向如何?
• 哪些方面的生活素質被視為最重要?哪些被視為最急切的需要?甚麼人可作出相關的決定?為甚麼?
• 不同人士或機構能為維持或改善生活素質作出甚麼貢獻?有甚麼障礙?在沒有清除障礙的情況下,哪些群體最受影響?
新聞背景:新舊制生齊搵工 青年高失業
港府於9月公布今年6月至8月的本地就業情況,結果反映失業率維持在3.2%的低水平,與上季相同。
不過,15歲至24歲的青少年失業率持續高企,達至14.5%的高水平。當中20歲至24歲組別的失業率更按季上升1個百分點至11.3%。
理大應用社會科學系助理教授鍾劍華表示,本港大專每年8月公布收生結果,未能升學的畢業生投身勞動市場,青少年失業率難免被推高,加上新舊學制令畢業生數目大增,市場需更多時間消化,他預料青少年失業率難於短期回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