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青少年在學期間集中鑽研學術,缺乏職能訓練,影響日後就業。 資料圖片
青少年失業問題之所以成為社會關注焦點之一,皆因在多個調查中,15歲至24歲青少年的失業率是全部年齡組別中最高。當我們探討青少年失業議題時,一般會以原因為首,並可從個人、家庭教育、學校教育和社會4方面作出分析。
貪新鮮少吃苦 受氣唔撈
個人層面方面,青少年普遍貪新鮮,自認為應有更好的工作,加上缺乏工作經驗和學歷偏低,只能做一些低收入工作,導致他們容易辭職甚至不主動找工作。
其次,現今父母溺愛子女,避免他們吃苦頭,故在外工作時不願受氣,而且不能容忍別人的批評。青少年年紀尚輕,工作收入主要供其個人玩樂,不需供養父母,故工作對他們來說並非必要,即使失業,也不會迫切找工作,部分父母眼見子女沒有收入更會給零用錢。
工作技能不足 求助無門
學校方面,很多青少年在中學畢業後便外出工作,但他們在中學所接受的教育都集中在學術方面,與工作無關,因此他們大多欠缺工作技能,較難找工作。另外,青少年在成長過程中一直在學,突然改變為以工作為主的生活,容易因難以適應而辭職。
最後,青少年的社會流動性較低,難以與有工作經驗者競爭。另外,社會普遍將失業問題歸咎青少年身上,欠缺協助。社會關注青少年就業問題的機構不多,令他們面對失業時也求助無門,無法走出困境。 ■陳潔珊 首屆文憑試通識科5**狀元、科大商學院一年級生
延伸閱讀:
1. 《低學歷、低技能、低收入 青少年的困境與出路研究》,香港青年協會青年研究中心,http://yrc.hkfyg.org.hk/chi/ys37.html
2. 《雙學制畢業生多 青少年失業續高》,香港《文匯報》,2012-09-19,http://paper.wenweipo.com/2012/09/19/ HK1209190025.htm
3. 《魔術訓練青少年建自信助就業》,香港《文匯報》,2012-09-03,http://paper.wenweipo.com/2012/09/03/ HK1209030035.htm
■香港文匯報記者 吳欣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