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康怡花園D座低層12室1988年發生的烹夫案,為本港開埠以來首宗找不到屍身的凶殺案。
香港文匯報訊(實習記者 彭楚華)凶宅相比起金融危機的影響來得更巨,若命案「好猛」的話,有時甚至會累及全幢街坊。提及本港經典凶宅,不能不提鰂魚涌康怡花園D座低層12室,其連環命案拖累整幢物業造價至今仍低於正常水平。
「望到」單位平市價15%
翻查資料,康怡花園D座低層12室,1988年發生駭人聽聞的烹夫案,為本港開埠以來首宗找不到屍身的凶殺案。該單位隨後兩度轉手,1989年由1間公司以100萬元現金購入後放租至今。
區內代理指,該單位知名度極高,除銀行不承造按揭外,整幢物業造價都偏低於正常水平,如5樓一個624方呎「望到烹夫凶宅」的單位,近月就以每呎7,216元成交,低市價15%。
另一方面,「數量」亦可左右價格,如荃灣中心17座低層單位,16年前被揭發開煤氣集體自殺導致「六屍命案」,雖然並非謀殺,但因聞之心寒,連累同層其他單位至今造價偏低。該單位同層E室今年初以160萬元沽出,面積404方呎,呎價3,960元,較當時市價低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