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大埔青年協會將辦汀角東生態導賞團,準導賞員昨往汀角東了解生態情況。香港文匯報記者羅繼盛 攝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羅繼盛)港府計劃在大埔龍尾石灘興建人造泳灘,同時推出「汀角海岸生態保育計劃」,除在龍尾石灘上作生物轉移,又會為汀角制訂更全面的生態保育,釋除公眾疑慮。有地區組織舉辦生態導賞團,讓市民了解汀角東現有的自然生態;另有原居民指汀角有6公里長的天然海岸,其中3公里將在計劃中得到保育,約200米龍尾工程的影響,實在微乎其微,均支持計劃發展。
政府公布的「汀角海岸生態保育計劃」將對毗鄰龍尾的汀角東和汀角具特殊科學價值地點加強保育,包括制訂更全面的生態保護計劃,重新檢視公眾前往沿海地區的路線和當地的教育價值,清理沿海受破壞部分和監測船灣海的水質。政府亦會將龍尾移動能力較低的生物,遷移至汀角東。而龍尾人造泳灘預計於2015年落成啟用。
大埔青年協會早前向區議會申請17,000元撥款,舉辦大埔汀角東生態導賞團。導賞團於今天起一連7個星期六及日舉行,每日一團,旅程約2小時。每團名額約20名,預計可供約300人參與。昨日協會則安排生物專家和汀角原居民,帶領8名準導賞員認識汀角東的自然生態和歷史文化背景。
石灘非原貌 復原利民生
曾擔任區域市政局議員的原居民陳平表示,他自小已與海星、寄居蟹為鄰,而蠔和石頭螺等都是附近村民的食糧。對於有外界稱大埔居民在龍尾進行「大屠殺」,他認為是被抹黑。他稱龍尾一直為沙灘,以前他也會游水至海中的羊洲。只是政府早年在附近興建船灣淡水湖,令原來的沙灘成為石灘。如今政府興建泳灘僅回復龍尾原貌,同時亦可改善居民生活。相比汀角連綿6公里的自然海岸,約200米龍尾泳灘工程的影響實在微乎其微。
汀角導賞團 義工作貢獻
今次活動的生態導賞員全由義工擔任,包括退休教師和校長,亦有年輕人參加。本身在青年中心工作的梅少峰,5年前開始參與潛水。他稱之前去過海下灣,那處有泳灘,海洋生物等同時亦得到保育,認為龍尾泳灘工程也可以做到發展和保育並行。他期望藉今次參與導賞,除可將自己從潛水的知識與市民分享,亦可了解海岸的生態知識。
大埔青年協會主席譚榮勳表示,自從政府公布「龍尾泳灘工程計劃」和「汀角海岸生態保育計劃」,吸引很多市民前往龍尾石灘,卻忽略了汀角亦擁有連綿的天然海岸線。他希望透過生態導賞團,讓大眾以生物和人文角度,認識汀角現有的自然生態和歷史風俗。有興趣參加汀角東生態導賞團的市民,可致電26529336,向大埔青年協會查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