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慧明(右)與淑華參與癌症病人中心的課程,用圖畫和音樂表達自己的痛楚和心情,學會笑著面對生活。 曹晨 攝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曹晨)伊利沙伯醫院為更好地服務癌症病人,自1994年起成立癌症病人中心,透過一站式病人術後心理支援服務,並加入音樂、美術、形體藝術等等藝術治療課程,讓病人以自助、互助的形式進行術後復康。多位曾患乳癌的病人分享過來人的感受,認為參加中心提供的課程後,看到生活希望,從而更有自信面對今後的人生。
學美術非洲鼓 圖畫音樂表心情
現年55歲的慧明,去年10月被驗出患上第三期乳癌,但手術的時間,卻與兒子在海外結婚的日期相撞。為了不影響兒子,慧明選擇放棄前往觀禮,因此感到十分愧疚,而術後化療的痛苦也讓慧明十分痛苦。但當醫生介紹她到病人中心後,經過社工的幫助,她參與美術、非洲鼓等課程,用圖畫和音樂表達自己的痛楚和心情,笑著面對生活。
與慧明相似,53歲的淑華,今年初被確診患上第一期乳癌,需要做局部切除術,但其夫和兒子都不在身邊陪伴,淑華只能獨自承受手術、化療的痛苦,因此曾多次打算結束生命。淑華表示,開始到中心參加課程時,每位病友都面無表情,但通過社工的幫助,過來人的分享及藝術課程培訓,漸漸病友打開心結,將自己的經歷與他人分享,課堂上也有說有笑。
淑華在所有樂器中,對海洋鼓情有獨鍾,她表示,看似平平無奇的鼓,但通過搖晃可以聽出海浪的聲音,自己的搖晃頻率也從開始的疾風駭浪,轉變為柔和的海浪,她說從來不知道樂器可以如此切實表達自己的心情,而每次在中心用音樂「發洩」情緒後,就又看到了生活的希望,現在回首,就如噩夢初醒一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