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父親騎自行車載付斌去醫院做透析。這樣的場景,在每個透析的下午持續上演。 香港文匯報記者 于珈琳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于珈琳 瀋陽報道)近日的瀋陽,被一個來自廣西北海合浦縣的大四男生付斌牽動著悲憫的心。他以單腳拖著自幼萎縮的殘肢,以堅毅的品格向數輩貧苦的生活發起反攻——2009年,以優異的成績考入全國重點高校東北大學的重點專業自動化專業。而如今他因過度勞累、長期營養不良,被診斷出患有尿毒症,他的母親希望可以把自己的腎捐給兒子,但高昂的換腎手術費令這個本就纍纍重壓的家庭近乎絕望。
12月11日,攝氏零下21度,這是北方冬日常有的溫度,記者跟隨付斌的輔導員和數十同學在沁骨的寒冷中輾轉在東北大學的校園,為付斌募集捐款。不僅如此,此前為付斌開設的捐款專用賬號經微博、社交網站等擴散,也源源不斷的收到款項。這場愛心接力溫暖著付斌,也溫暖了這個冬天的瀋陽。
一周兩次透析維持生命
當記者見到付斌時,他正在學校附近一間老舊租房中等待稍後去醫院做透析。原本靠打工謀生的雙親在秋天從遙遠的廣西來到這裡,全力陪護兒子。據付斌的主治醫師介紹,付斌已完全喪失腎臟功能,須通過一周兩次的透析維持生命,而一次花銷就逾500元,算下來一個月至少要4000多元。
目前,為付斌治療已經花費4萬餘元。而在他廣西的家中,尚有一個患精神疾病的哥哥要靠藥物治療,這個家現已欠外債逾11萬,舉步維艱。他母親希望將自己的腎捐給兒子,但換腎手術費就要20-30萬元,更別提每月3000-5000元的排異藥物治療。
啟程做透析時,付斌坐上父親的自行車後座。日復一日,從瑟瑟涼秋到冰封寒冬,父親自行車的後座成為付斌最堅固的生命線。每逢透析日,這父子倆的身影就出現在老舊的小區附近,儘管路途顛簸,但付斌的臉上,始終微笑不減。
曾獲省機械設計一等獎
生活的重壓如陰雲籠罩著這個家,原本樂觀的母親在談話中數度哽咽。她一張張翻閱兒子的獎狀時說,兒子付斌一直是她的驕傲,這孩子從小就吃苦,五歲時患病差點夭折,但自己從未放棄,這一次也一定不會。
在厚厚一疊的獎狀中,「2012年第七屆飛思卡爾杯全國大學生智能車競賽東北賽區光電組一等獎」、「2011年遼寧省機械設計大賽一等獎」等極有份量賽事的證書靜靜的訴說付斌的聰穎和刻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