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香港中華基督教青年會主任幹事蕭婉玲分析香港青年創業情況。廣州辦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顧一丹 廣州報道)由穗港澳青年研究所與港澳台等青年研究機構合作的「穗台港澳青年創業比較研究」昨日在穗發布研究結果,發現在四地中,香港青年的創業意願與信心最低,廣州青年創業意願最高,而台灣在創新意識與市場觸覺上高於其他地方,澳門青年則最有冒險精神。
是次研究於2012年5月至9月在四地發放2,600份文件,調查年齡18歲至35歲的青年創業情況。調查顯示,與創業相關的自我評估中,廣州青年的合作精神(76.9%)、積極進取(72.2%)、樂觀自信(69.6%)、意志堅定(65.4%)、務實(75.1%)幾項指數最高,但冒險精神最差,創新與市場觸覺也較差。香港青年則有4項最低,分別是積極進取(61.1%),樂觀自信(55.7%),創新意識(45.3%),意志堅定(52.8%)。
在創業意願方面,穗台兩地青年亦明顯高於香港,兩地表示對創業感興趣的青年比例都達60%,澳門也有53%,而香港僅有43.6%。為創業做準備的青年人數比例香港也顯著低於廣州二成,低於台灣一成,僅為26%。
穗青創業最多功利求財
在創業動機的調查中,廣州青年初次創業的功利型比例最高,即最求財富。香港功利型比例最低,香港青年的創業動機主要為成就型動機,即想證明自己,贏得尊重,做自己喜歡做的事情等,佔68.7%。而台灣青年創業則多為生存型創業。
不過,從現實已創業的青年中調查顯示,生存性創業最高的是廣州,港台其次,澳門最低。廣州青年創業者多是出於就業市場的劣勢,因此相當部分是為了生存而創業,而台灣青年已經逐步擺脫生存型創業,邁向發展創新型。
港青創業難 缺場地經驗
從創業途徑看,香港青年所期望的資金來源主要是個人與家庭,比例高達71.1%,其次是銀行貸款與政府政策性貸款,然後才是社會關係。調查顯示,香港青年對於政府的創業類政策支持了解程度在四地中最低。調查人員表示這與香港青年創業意願最低有關。在行業選擇上,香港有35.7%的人將銷售行業作為自己創業的首選行業。教育培訓與文化娛樂行業各佔14.3%。
在制約青年創業的困難調查中,香港青年面臨缺乏創業場地,缺乏管理經驗的問題,研究人員認為這與香港地價高企以及政府提供的就業培訓較少有關。
創業成本日增 青年難捱
香港中華基督教青年會主任幹事蕭婉玲分析,香港青年創業意願最低主要有四個方面的原因,一是地產化經濟發展模式造成的營商成本高企,青年難以應付。二是香港金融地產投機成本較低。三是青年難以踏入香港六大優勢產業的門檻,四是社會對於創業的支援不足。她表示,在香港創業成本越來越高的情況下,也有一些青年把眼光投向內地,調查中就有一位開設網店的香港青年,大部分營業額都來自內地網友。在大中華區域創業將成為香港青年創業的一個趨勢,但是內地的行政審批繁瑣等對於香港青年來說依然是一大障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