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黃紹麟說,食品的「食」字怎麼寫?「人良」,人沒有良心如何做食品? 記者俞鯤 攝
——經商不求急功近利 唯望吃得健康滿意
黃紹麟是首批走進內地從事農副產品加工業的港商。30多年來,他在「空白紙」上開路摸索,到成為遠近聞名的「芝麻大王」,始終堅信:做食品的人一定要有良心,有堅持,要讓吃東西的人安全、健康、滿意,這樣食品是永遠有市場的。 ■香港文匯報 實習記者 梁珊珊記者 俞鯤 湖北報道
上世紀70年代末,內地推動改革開放,大批港商走進內地,但從事農副產品加工業的少之又少。80年代初,一次特別的經歷讓黃紹麟踏進了相比房地產、金融等顯得吃力不討好的農副產品加工業,同內地最底層的普通農民做起了生意。
初涉農產品加工 屢走冤枉路
那年,他路過廣東一個盛產薤頭的縣城,由於行情不好,產出的薤頭無人收購,一毛錢四斤都無人問津,市場裡的薤頭堆積如山,已發臭。「農民們衣衫襤褸,那種無可奈何的表情,讓我的心往下沉。」黃紹麟提及這件事依舊記憶猶新:「這件事觸動了我,讓我想去辦農副產品加工廠。經過加工,農產品就不容易變質,既可保存,又可遠銷,還可增值。」
不料,等黃紹麟辦起農副產品加工廠的時候,卻又面臨著原料危機,廠子建起來卻收不到貨,原來農民吃了賣不出薤頭的虧,紛紛改種其他作物。黃紹麟的加工廠開始的3年,年年虧損,他不得已從廣東撤退,到湖北做起芝麻加工生意。
初到湖北,作為最早甚至是當時唯一涉足農副產品加工的港商,黃紹麟坦言起步時走過不少冤枉路。「比愚昧更可怕的是偏見」,初到內地的黃紹麟,首先要面對兩種對香港的極端看法,「一些去過香港或是對香港有些了解的人,覺得香港的一切都是好的;另一些人則覺得,香港人過來賺走了他們的錢」。
艱苦奮鬥20多年 終成湖北通
作為改革開放後在內地中部投資建廠的先行者之一,黃紹麟幾乎是在沒有先例的空白紙上開路摸索,他創辦湖北新豐糧油土特產品有限公司,依靠當地人做嚮導才艱難開創出一片天地。「我現在除了恩施外,湖北大小市縣都跑遍了,這20多年來可以說對湖北非常了解,哪裡有什麼特產都一清二楚。」原本陌生的外來戶,現在已成了地地道道的湖北通,黃紹麟談起湖北的農作物如數家珍。
上世紀80年代至90年代,恰逢內地國企改革,大批工人下崗,黃紹麟的芝麻加工廠能夠吸納失業的工人,得到當地政府的很大支持,也算是因禍得福趕上了好時機。
信口碑勝廣告 彰顯港商執著
「要賺快錢,那你就不要做食品。食品的『食』字怎麼寫?『人良』,人沒有良心如何做食品?」在黃紹麟看來,急功近利的風氣已在行業內蔓延,做食品也像做房地產一樣追求暴利,用色素調出綠豆糕的顏色,用腐爛的原料生產花生醬,連貨真價實都做不到。他說,做食品的人要有堅持,要讓吃東西的人安全、健康、滿意。
73歲的黃紹麟身上有香港老企業家的執著,他認為,食品行業中口碑的重要性勝於廣告宣傳,好的東西口口相傳自然會被大家接受。太多的廣告費用是對消費者的不公平,畢竟廣告成本必須攤到每件商品中去,而對商品的質量沒有根本的幫助。
在安全問題層出不窮食品行業裡,黃紹麟希望自己的產業能夠一代代傳下去,成為質量和口碑俱佳的老字號。「食品是永遠有市場的,它或許不如高新產業那樣有豐厚的利潤、高昂的回報,但它不會因為一時的技術變更就被淘汰,是一項可以永遠做下去的產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