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檢索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13年1月29日 星期二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藝粹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林嵐合作社」:藝術能為社會做些甚麼?


http://paper.wenweipo.com   [2013-01-29]     我要評論
放大圖片

 藝術品、藝術家及社會環環相扣的關係,眾所皆知,卻很難被表現為具體的藝術創作。而本土藝術家林嵐的《林嵐合作社–織織復織織》則切實表現出了這種關係。林嵐時常聚焦於藝術與社群間的相互參與,並關注香港的微觀經濟,因而她希望透過是次展覽中的作品,帶領觀者以不同角度去理解日漸式微的工業在社會中的價值,探索香港經濟轉型下勞工階層的生態狀況;並呈現出一種本土的全新美學思維。

文:香港文匯報記者 賈選凝 圖片由香港藝術中心提供

 今次展覽中的作品,是女藝術家林嵐過去五年來在海外及香港超過20多次展覽及創作計劃中的作品,但她堅持以「合作社」而非「個展」的形式進行展覽,藉著多年累積的人脈網絡,與各個相識已久的好友合作、回顧及整理自己近十年來的藝術創作和成長過程。而從這個「合作社」中,我們也可以看到藝術家與勞工群體怎樣相互合作。

 林嵐希望透過藝術創作,令「各協作單位」的工人能得到特別的工作機會,並獲得更為合理的報酬。她認為:這「某程度上這支援了被社會邊緣化的群體,也希望引起更多人關注和做出回應。」工業重心的轉移,令七八十年代車衣女工付諸汗水的興旺產業萎縮到人們少有重視的程度。在林嵐的童年,那些女工們薪水高、社會地位也高,而隨著產業轉型,她們大多只能去做家務助理類的工作。「生活上來講,她們並不開心。她們本身有技能,但失去了表現能力的機會。」林嵐在婦女會中眼見,不少女工更淪為清潔工。她說:「我看到之後有感觸,她們的這種邊緣的狀態,其實有些像我們這種在香港讀藝術的人。當然,我們是一直邊緣,整個產業一直不興旺。」

 林嵐特別強調的是,這種由女工所帶來的感觸,絕非「可憐」。她說:「我只是感受到她們的感受——那種不是被社會太重視的感覺。」於是她想嘗試改變藝術純為觀賞的性質,而希望實現一個互利互惠的「微觀經濟」項目。

藝術可為社會帶來微觀經濟

 這些年來,林嵐一直在強調:「我作為藝術工作者,與車衣女工或箱板老闆合作創作,是在運用我們各自的長處去『轉行』。」她著重思考「人」和物料本身的意義及其在社會上的角色,藉此探討藝術的恆常疑問——「藝術可以為社會做些甚麼?」

 她希望通過「合作社」的創作形式,活化本土「夕陽工業」,舊日的勞工群體所完成的是找回自尊與創意的藝術行為。「她們有了發揮自己能力的空間,滿足感很大。這是一種平等的、創意的關係。可以找回以不同角度理解日漸式微的工業在社會中的功能價值。」

 展覽現場的作品大多很大型。其中的許多art piece更是一件一件累積起來、再分配給社福單位的參與者。《一片天,一片海》是將平時擺在公屋天井的大型衣車搬到展覽現場,而《橋》則是林嵐的學生們用運貨的卡板分工合作完成——最終出現在現場的成品則會表現出「經歷」的痕跡,因而我們也會發現其中的不少作品都具有時間性。

用不同的方法生存

 香港藝術中心總幹事林淑儀認為林嵐的作品「為弱勢社群提供參與藝術的機會,提升草根階層的精神生活。」藝術家透過展覽所表達的藝術創作與社會的互動及人文關懷,不但鼓勵觀者對所謂「經濟效益」進行反思,也讓人們重新思考社會資源分配在藝術和社區發展的可能性。

 林嵐本身在香港藝術學院任教,她的學生們親眼看到她身體力行——不為市場去做藝術——很多成功的artist將作品賣給畫廊,她也會聽到學生說:「某某剛畢業就賣掉了很多畫。」但她卻示範出了另一種可能性。

 林嵐自我調侃:「雖然我也會做一些為商業場合創作的展覽作品,但總是賣不出去。」「用不同的方法去生存,不是靠嘴講出來的。他們會看到我是怎樣去做展覽。」而她的教學內容中,課外活動也遠遠多過理論性的東西。林嵐希望她的學生們能開眼界,因而也積極協助他們辦展。與此同時,學生們參與她的展覽,也可以從中獲得課堂以外的收穫。

 在教學時,林嵐不只是純粹地去講藝術史,她會從社會學的角度出發,和學生分享有趣的社會議題,甚至是自己讀到了哪些好書。或許因為她的創作一直帶有社會批判性,因而無論學生也好,觀者也好,她更希望人們不只是「看」她的作品,而是去「閱讀」。

 織織復織織,就正如這場展覽獨特的名字。藝術創作同樣可以成為一條脈絡,結連起具有創意和生產能力的普羅大眾。藝術品可以通過「合作」完成,而在合作的過程中,草根階層的社會資源與能量便會從中被喚起,而藝術走進民間,或許也正可以從這樣的「微觀經濟」開始。林嵐的「合作社」是互助互惠,更是有益的藝術普及嘗試。

《林嵐合作社–織織復織織》

時間:即日起至2月7日 上午10時至晚上8時

地點:香港藝術中心包氏畫廊

相關新聞
「林嵐合作社」:藝術能為社會做些甚麼? (2013-01-29) (圖)
創作對談:描繪常被忽視的事物 (2013-01-29) (圖)
膚色的時光 愛情本就是懸疑劇 (2013-01-25) (圖)
無學術根柢但有趣的「盧氏製作」 (2013-01-25)
《胡桃夾子》雖有亮點 仍待改進 (2013-01-25) (圖)
「暴力與詩意」的視聽探索 (2013-01-22) (圖)
張暉明:物象的時間迴旋 (2013-01-22) (圖)
楊嘉輝:為邊境線留下痕跡 (2013-01-22) (圖)
創作對談:本土卡通文化創意「我們有福了」 (2013-01-22) (圖)
視覺推介:葡萄牙藝術家Joao Penalva全新作品展 (2013-01-22) (圖)
西九大戲棚 「戲」外之音 同樣精彩 (2013-01-18) (圖)
《胡桃夾子》新氣象 (2013-01-18) (圖)
敢觀舞台:末日 / 革命什麼也沒有發生? (2013-01-18) (圖)
「醞釀」聯想的空間 (2013-01-15) (圖)
《電話亭》 (2013-01-15) (圖)
《寂靜》 (2013-01-15) (圖)
《懸浮》 (2013-01-15) (圖)
《徘徊》 (2013-01-15) (圖)
視覺推介:「復原模式──鄧凝梅與黎慧儀的藝術對話」 (2013-01-15)
創作對談:王克平:木刻的感性表徵 (2013-01-15) (圖)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藝粹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