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檢索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13年3月4日 星期一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港聞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缺捐贈遺體 港大憂損教學質素


http://paper.wenweipo.com   [2013-03-04]     我要評論
放大圖片

 ■鄧渭然(右二)昨日首次進入港大醫學院解剖室觀看解剖過程後,令他更堅決認為捐出遺體的抉擇沒做錯。 香港文匯報記者劉雅艷 攝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劉雅艷)皮囊可伴人度過一生,但人死後卻一切都帶不走。中國人在傳統習俗以至情感上,較難接受將遺體交至醫學院作教學解剖,令本港的自願遺體捐贈數字持續偏低。港大醫學院至今只收到約700名市民登記,學院表示,近年遺體供應下降,學生人數因三三四學制上升,未來兩年更面臨雙學年問題,憂慮遺體捐贈的數量未能應付教學需求,影響教學質素。

 「你可以在我遺體上錯千刀、萬刀,但我希望你別在病人身上錯半刀」。66歲的鄧渭然去年簽署捐贈承諾書,昨日首次進入港大醫學院解剖室觀看解剖過程。「第一次見到,想像到自己離世後便躺在這解剖桌上,這令我更堅決認為自己的抉擇是沒錯的。」鄧渭然續說:「人死後只餘軀殼,與其埋在黃土下,不如捐出遺體,讓醫科生研究、接受紮實的訓練,日後貢獻社會。」

 港大李嘉誠醫學院解剖學系將遺體視作老師,冠以「大體老師」之名,讓「大體老師」教導學生認識人體結構、醫學知識。現時,港大醫學院每年需要最少20具遺體作教學用途1年,即平均每10名學生使用1具遺體,較日本、歐美國家,3名至5名學生共用1具遺體的比例高。惟現時自願捐贈數量匱乏,只有約700人登記。

微創手術研究已停兩年

 更令人關注的是三三四學制帶來的壓力,醫學院解剖學系副教授陳立基憂慮,學生人數因三三四學制上升,未來兩年是雙學年,醫學院同時教授舊制及新制的學生,屆時每年需要多一倍的遺體作教學用途。在「大體老師」減少下,不少醫學研究亦受阻礙,例如港大已停止微創手術研究兩年。

 台灣慈濟大學經過近17年的推廣,至今已收到達33,401人(佔全台灣人口0.14%)簽署願意捐贈遺體。反觀港大醫學院在推廣遺體捐贈40年以來,卻只有700人登記(佔全港0.01%),兩者相差14倍。陳立基認為一切源於推廣不足,「我曾問一些朋友是否願意捐出遺體,但原來他們只知有器官捐贈,而不知有遺體捐贈」。故此,港大醫學院將每年3月3日定為遺體捐贈日,取其三三不盡之意。

相關新聞
賈慶林:增聯繫社會各界 壯愛國愛港力量 (圖)
主席台直擊:主席團匯群英 十七港委員搶眼 (圖)
港委員:做好青少年國情教育 (圖)
唐唐四提案 三涉經濟金融 (圖)
湯顯明鄧竟成為國貢獻專長 (圖)
個人遊「問題」宜疏莫堵
特首須愛國愛港 港人代委員認同 須對國家香港發展有貢獻 (圖)
王萬賓 喬曉陽 何曄暉 張曉明 看望港澳人代提期望 (圖)
傳林瑞麟接詩姐棒 珠姐料維持「原班人馬」
譚惠珠談根治雙非:「提請釋法唯一途徑」 (圖)
傳澳中聯辦人事變動 白志健:上面決定 (圖)
民建聯提案:推動兩地離婚判決互認
港委員許智明:限帶不符合長遠利益
港委員李惠森倡設平台助「富二代」變「創二代」 (圖)
姚明笑談限帶奶粉:我沒去香港買 (圖)
墜「老爺機」:墜𨋢纜斷口鏽蝕 疑檢查「睇漏眼」 (圖)
4鋼纜齊斷 質量或有問題 (圖)
孫女出閣收檔 女報販避一劫 (圖)
司機「兼職」做賊 偷22渠蓋斷正 (圖)
淋屎狂徒刀傷住客逃 (圖)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港聞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