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濟源圖騰
從衛星地圖上俯視濟源,可以清晰地看到,太行、王屋二山環濟源北部西部形成了一個天然綠色屏障,黃河從這裡出山,一瀉千里到平原。
王宇燕說,濟源地處中原地區上風上水的位置,又是一個以工業起家的城市,一直以來都堅持生態優先、低碳發展,決不以犧牲環境為代價發展經濟,連續七年躋身環境質量良好城市行列,有效地破解了綠色發展的瓶頸約束。溫家寶《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要順應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環境的期待,大力加強生態文明建設和環境保護。生態環境關係人民福祉,關乎子孫後代和民族未來。要堅持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基本國策,著力推進綠色發展、循環發展、低碳發展。這讓濟源更增強了一種憂患意識和責任意識。
推進工業由重變輕,實施循環經濟發展。濟源是一座工業基礎較好的城市,目前工業經濟佔GDP的比重達到73%,是中國最大的鉛鋅產業基地和河南省重要的鋼鐵、能源、化工、裝備製造基地。但濟源工業也存在重工業比重大、資源能源消耗多、碳排放量較高的問題。為此,濟源緊緊抓住全球金融危機帶來的產業結構調整機遇,先後淘汰81家冶煉、水泥、化工等落後產能企業,成功引進全球500強企業以及國內行業龍頭知名企業到濟源佈局電子信息、高端裝備等產業,全市輕重工業比例由2008年金融危機前的4:96調整到目前的11:89,傳統產業佔工業的比重從金融危機前的80%左右降低到目前的60%左右。
在鉛鋅、鋼鐵、電力、煤炭、化工、建材等6大重點高耗能行業,濟源大力推進重點領域節能降耗。重點實施了「節能攻堅計劃」和工業鍋爐改造、餘熱餘壓利用、電機系統節能改造等重點節能工程,實現了工業能耗水平大幅度下降。2005年至今,全市萬元工業增加值能耗下降了35%,萬元生產總值能耗下降了23%。
做好低碳城市試點,倡導綠色健康發展。作為國家可持續發展實驗區、國家低碳城市試點、全國低碳交通運輸體系建設試點市,濟源積極推進低碳社會和生態文明建設。
實施建築、交通、能源等領域節能工程。在建築領域推進供熱計量改造及太陽能、地熱能等應用。在交通領域推行電力、燃氣等低能耗交通工具,去年更新56部新能源公交車,並將逐步對所有公交車進行更換。在能源領域加快風電、水電建設,在公共機構領域推廣高效節能產品等,使低碳深入人心,全民參與,共同建設低碳社會。
推進低碳發展方式研究和創新,推進對外經濟技術合作。一方面,認真研究城鎮碳排放清單編制方法與決策支持系統,編制市級溫室氣體排放清單,積極創建低碳城市,全市低碳經濟不斷實現新跨越。另一方面,濟源市政府去年5月與丹麥丹佛斯集團簽訂了戰略合作協議,在節能減排和低碳經濟建設領域展開戰略性合作。豫光鋅業與華睿集團公司合作開展CDM項目,實現了減排3萬噸二氧化碳指標的轉讓交易。
持續加強造林綠化,建設山川秀美濟源。10年來,濟源累計投入20多億元,用於治理水土流失和城鄉植樹造林。王屋山水保生態建設被列入全國首批水土保持生態建設示範區,水土流失治理率在85%以上。硯瓦河、大溝河、白道河等流域已由荒山禿嶺變成茫茫林海。單是這一工程,年均可減少排入小浪底的泥沙330餘萬噸,變相地為小浪底起到了「延年益壽」的作用。
如今,濟源森林覆蓋率已經達到42.38%。良好的生態促進了生物多樣性發展,激活了愚公家鄉的旅遊經濟。濟源現有動物近700種、植物1800多種,被譽為中原地區天然動植物王國。特別是五龍口的太行獼猴,是地球上緯度最高的野生獼猴,也成為濟源寶貴的旅遊資源。去年,全市接待遊客454萬人次,實現旅遊收入近20億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