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1940年,周恩來、鄧穎超於紅岩村。
抗戰全面爆發後,首都南京淪陷,存亡之際,國民政府遷都重慶。隨即1/3以上的高等院校(40餘所),2/3的軍事工業,90%的專家學者,3000餘萬淪陷區難民紛紛向重慶轉移,實現了中國歷史上前所未有的、經濟文化中心由東向西的大遷徙。西方記者驚歎,這是自遊牧時代以來最大規模的人類遷徙,這是中華民族的「出埃及記」。
遷都重慶使日本「三個月滅亡中國」企圖落空。1938年起,氣急敗壞的日軍對重慶進行「無差別轟炸」,出動近萬架飛機於市中心投放萬餘枚炸彈,致30萬民眾罹難。在重慶李子壩抗戰遺址博物館中,記者找到一組大轟炸照片,遇難者屍體堆積在坡坎上,街道被血染紅。這樣的轟炸伴隨著重慶渡過8年抗戰歲月。
專家指出,重慶抗戰精神的珍貴之處,在於無論日本如何轟炸也未使它屈服,重慶成為當時中國唯一未被日本佔領的大城市,成為中國人的「耶路撒冷」。
重慶的抗戰文化精髓不止於此,重慶還是「全民抗戰」的重要政治舞台,見證了中華民族空前團結;當時國共雙方各有政治據點在此,但皆願不計前嫌,聯合一切抗日力量,完成抗戰到底的民族使命,此為重慶抗戰文化最令人感動與感慨之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