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重慶四聯集團生產線
重慶市國資委負責人表示,按照經濟發展動力理論,當人均GDP在1000至3000美元時,經濟發展靠的是要素驅動,3000至5000美元時靠投資驅動,5000至8000美元是創新驅動,8000美元以上則是財富驅動。去年重慶人均GDP已突破5000美元,正處於創新拉動經濟的階段。
目前,重慶國有企業正以創新為動力,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破解五個全局性、戰略性課題:一是當前國內外經濟總體由高速增長向中速增長調整,要提出冶金、船舶等相對困難行業脫困方案,引導企業以技術改造和新產品開發、質量品牌建設和兼併重組為抓手,力爭取得新的競爭優勢;二是面向全球新的市場需求,加速發展已形成一定規模的以電子信息為代表的新興產業,著力開發生產多品牌、多品種的高新技術產品,支撐工業高位運行;三是以抓好千億級、百億級產業集群為主攻方向,優化產業合理佈局,促進產業鏈的垂直整合,破解部分主要工業產品因「兩頭在外」組織方式而導致物流成本較高的困局;四是引導企業成為創新的主體,實現100項戰略性新產品和100項關鍵性新工藝的突破,形成創新產品「上市一批、在研一批、啟動一批」滾動機制;五是以融合為方向,在推進信息化與工業化、服務業與製造業、軍工與民用工業的融合實踐中,建立政府引導、企業主導的資源整合機制。
上世紀末,由於自主創新能力缺失,曾讓四聯集團一度陷入發展困境。四聯集團董事長向曉波表示,「當時,我們喊出『砸鍋賣鐵也要搞技術創新』的口號,在條件非常困難的情況下,毅然建立了國家級企業技術中心。每年拿出3%-5%的銷售收入搞研發,就是為了提升企業核心競爭力。」 五年前,四聯集團正式組建重慶四聯光電科技有限公司,高起點進軍人造藍寶石及其晶片、LED封裝器件和LED照明產品的研發、生產、銷售等領域。如今四聯集團已從傳統自動化儀器儀表產業的技術改造到高起點切入藍寶石及LED領域,把握技術創新脈搏,立足傳統主導產業,培育戰略性新興產業,搶佔了一個又一個發展制高點。
通過技術創新和新產品開發,重慶市多家國企加快了產品和產業結構調整的步伐,不少「重慶造」產品已躋身世界先進之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