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重慶國企正積極拓展新興產業
翻開去年重慶國企的「成績單」,不難發現國有企業的外向度明顯提高,在堅持立足內需、全球配置資源的前提下,對外開放取得一系列的新成效:成功收購美國恩斯特龍直升機工廠,氣體壓縮機、模具收購即將簽約;利比里亞道路項目和坦桑尼亞姆比亞市政工程中標;市屬國企在香港公司達到12個;市屬國企境外協議投資額達到31億美元,實際境外投資7億美元。
不僅如此,重慶輕紡集團依托收購的德國薩固密集團,回投重慶建設薩固密亞太研發中心和中國製造基地;重慶糧食集團依托其海外糧油基地,運回優質大豆170萬噸。重慶國資大膽「走出去」實施海外併購,並回投重慶彌補產業不足、提升產業級次、帶動多種經濟發展的全流程。
過去中國企業在「走出去」時,往往喜歡單兵作戰,但效果卻並不理想。這是由於受資金、市場等因素制約,導致單個企業在海外「單打獨鬥」風險很大。為此,重慶市屬國企在投資主體上形成聯合,在規模上形成體量,在產業鏈上形成合作,堅持「抱團出擊」原則,以此提高投資海外的成功率,取得了良好效果。全國最大的地方性對外經貿集團——重慶外經貿集團成立即是重慶市為推動國企抱團「走出去」,專門建立的一個集項目篩選、市場分析、產業配套等為一體的平台。
重慶國資委表示,重慶要推動的是面向中國市場、重慶市場的海外投資,例如針對內地市場特別需要的礦石、食用油等,在國外購買資源;針對國內特別需要的裝備和技術,收購國外企業;針對國內勞動力、加工能力過剩,把國外關鍵行業的關鍵企業買過來,然後讓這個企業到中國國內搞加工,加工以後銷到全國、全世界去。
重鋼集團到澳洲購礦,正是遵循了這一思路。近年來,隨著國內鋼鐵行業加快整合、升級,偏居西南、體量不大的重鋼亟需「脫胎換骨」式的改造。2009年以來,重鋼迎來環保搬遷的難得機遇,並規劃兩年內在重慶長壽區建成年產650萬噸船舶用鋼等精品鋼材、特種鋼材的新重鋼。不過,重鋼這一雄心勃勃的計劃卻一度遭遇了鐵礦石供應瓶頸。此前重鋼的自有礦石每年只有100萬噸,儘管近年來在內地也開發了一些礦山,但規模都較小,加上西昌太和鐵礦、巫山桃花鐵礦及陝西的一些小礦,也不過300萬噸,其餘60%的礦石依賴進口。而環保搬遷改造後,重鋼的產能將提升到每年600多萬噸,對鐵礦石的需求成倍增加,如果沒有穩定的礦源,轉型升級就成了一項不可能完成的任務,於是到海外開發礦山,掌控礦石源頭,成為了重鋼的不二之選。據了解,重鋼澳礦項目一期工程有望於2013年建成,可年產鐵礦石1000萬噸。按60%的股權算,重鋼就有600萬噸的礦石權,基本可以滿足企業擴產升級的需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