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雖年過七旬,身為東莞外商協會會長的朱國基,仍不停地為在莞港商的困難而多方奔走。何花 攝
——年逾古稀續奔走 搭橋解港企困境
朱國基3歲隨父流浪至香港,以2,000元起家創業,經歷了人生創業過程的多次起伏。改革開放之後,朱國基來到家鄉東莞謝崗投資五金廠,在發展事業之餘,更熱心於東莞和香港的公益事業。現在年過七旬,身為東莞外商協會會長的他,仍不停地為在莞港商的困難而多方奔走,搭建溝通政企的橋樑,探索解港企困境之路。 ■香港文匯報記者 何花 東莞報道
朱國基幼年家貧,3歲時全家流浪至香港,居無定所。7歲和母親一起倒馬桶,擦皮鞋。10歲開始在香港灣仔修頓球場為名人霍英東撿球、開車門。15歲起先後在油麻地的製衣和五金店當學徒。提起小時候的艱辛,朱國基用「捱日子」來形容一家人的生活。18歲時,父親去世卻沒錢發喪,借遠房姑姑1,000元港幣,而後打工一年才還清。
隻身赴印尼搵買家遇「貴人」
1966年,朱國基用自己打工儲的2,000元和兩名員工開始創業,從事五金配件生產及出口。創業初期,生意慘淡很難接到訂單。當時剛剛結婚的朱國基將自己多年儲錢買的車賣掉,隻身前往印尼尋找訂單。對事業的執著,讓朱國基交到了生命中的「貴人」。印尼客戶鍾先生將國基五金廠的產品介紹給自己的朋友,而後朱國基在鍾先生瀕臨破產時又伸出援手。對朋友的厚道為朱國基帶來了越來越多的客戶,從此打開了印尼市場。
1988年,朱國基將五金廠開到了自己的家鄉東莞謝崗鎮,主要業務是五金產品生產及出口。國基五金廠面積從1,000平方米擴大到後來的15,000平方米,高峰時期工人達1,500人,投資規模已達一億港元。
歷金融風暴沙士 學會平常心
現在的國基集團已經是一個業務涉及五金、房地產和金融的跨國企業。生意做大之後,朱國基曾將資金投資股市及樓市,其間經歷了1997年香港回歸之後的金融風暴和2003年「沙士」時期的樓市大跌。多年來的起起落落已經讓朱國基有一顆平常心,他常說:「人生都有起伏,在高峰的時候不能太歡喜,在低谷的時候也不能夠太失望。艱難能磨練自己的毅力,堅強才能度過難關。」
多年人生起跌經驗也讓朱國基體會到創業過程中「人」是最重要的元素。「當學徒的時候,為了多學到東西,五金生產的每一個環節我都做過,雕刻、製模、鑄造、拋光、電鍍、裝配,這些手藝是我創業初期最重要的資本。」朱國基雖然從沒接受正規教育,但他卻將學習當作畢生最重要的事,他始終重視自身的學習以及接班人和員工的培養。朱國基介紹到,自己兩個兒子10年前進入集團內鍛煉,將來要接班,自己每周都會和兩個兒子見面,將自己多年積攢的生意經傳授給他們。
國基集團每年投入大量資金用於員工培訓和改善員工生活環境。現在國基五金廠自主設計能力已經能滿足所有訂單的需要。每天都有一款新產品投入生產,目前已經累計擁有產品品種6,000個,產品銷往歐美、中東、俄羅斯等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