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上圖)倪一清(中)研發的「橋樑防船撞智能監控系統」可作橋樑「黑盒」。(下圖)理大科研人員在瑞士日內瓦舉行的第四十一屆國際發明展上共獲10個獎項。理大供圖
——最快年底浙江椒江二橋啟用 國際賽奪特別大獎金獎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馮晉研)科研成果除了擴闊了人類的知識外,更為社會帶來進步。香港理工大學科研人員早前在瑞士日內瓦舉行的「第四十一屆國際發明展」獲頒包括6個金獎及3個特別獎在內共10個獎項。當中對於跨海或跨河大橋使用的「橋樑防船撞智能監控系統」,除了能發揮與飛機「黑盒」近似、能全面記錄橋樑運作的作用外,更可主動監察橋樑前後600米內水域的船舶活動,並向有撞橋危險的船舶發出警告,有助減少撞橋意外發生。倘撞橋意外仍然發生,系統會仔細評估橋樑損傷程度,以便採取即時措施應對。該發明囊括發明展特別大獎及金獎,最快可於今年年底在浙江椒江二橋啟用。
理大多名科研人員參賽的7項研究,共於上月舉行的日內瓦發明展上奪取10個獎項(見表),成果備受肯定,獲獎發明涉及包括在紡織、醫學、工業方面等多個領域。獲得特別大獎及金獎的「橋樑防船撞智能監控系統」項目,發明者兼土木及環境工程學系教授倪一清表示,近年內地船舶撞橋意外頻生,如位於廣東省的九江大橋曾遭船舶撞至損毀,但橋上行駛的車輛未有發現,終導致多輛汽車直衝落橋墮海,釀成嚴重意外。另一邊廂,位於在廣州的跨江珠江大橋近數十年來,錄得多達數百次船舶撞橋意外,所以橋樑與水上安全問題一直備受關注。
全自動監察 駛近即預警
有見及此,理大團隊研發可作為橋樑「黑盒」的監測系統,全面記錄範圍內船舶活動和意外對橋樑結構潛在撞擊的資料。倪一清解釋指,「橋樑防船撞智能監控系統」最大特點是把自動識別系統(AIS)和智能視頻監控技術加入橋樑安全裝置,自動監察距離橋樑前後600米以內水域的船舶的航行路徑,向有撞橋危險的船舶發出預警,減低撞橋意外發生的機會。
評損傷程度 採應對措施
他又補充指,即使假設撞橋無可避免,該系統也可即時向橋上車輛和人員發出警示,並由安裝在橋內的壓電感測器直接測量船撞力,評估由船撞所引起的橋樑損傷程度,以採取即時和適當措施應對,如考慮封橋等,避免影響橋上行車駕駛者的安全。
現時興建中的港珠澳大橋亦有安裝感應裝置,能感應橋樑在一些因素影響下的受損情況,但尚未有專門對船隻與橋樑之間的監控。倪一清相信,倘若新系統與現有系統結合,能夠發揮更大的監測作用。
項目耗百萬 正初步測試
整個項目耗資約百萬元,由理大土木及環境工程學系、深圳產學研基地智能結構健康監測研發中心與浙江省政府交通廳合作研究,用於跨海及跨河橋樑結構。目前位於浙江省的椒江二橋正進行建橋工程,並就新系統進行初步測試,預計大橋最快今年底可啟用,屆時將配合新系統全面落實應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