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檢索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繁體 | 簡體 
首頁 | 要聞 | 香港 | 內地 | 台灣 | 國際 | 評論 | 財經 | 地產 | 投資理財 | 教育 | 副刊 | 娛樂 | 體育
2013年5月20日 星期一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要聞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陳茂波:紓地荒填海最佳


http://paper.wenweipo.com   [2013-05-20]     我要評論
放大圖片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文森)就本港土地需求殷切問題,發展局局長陳茂波(見圖)昨日在網誌撰文指,為改善人口老化及生活問題,本港對土地的需要有加無減,填海是最適合作土地儲備的方案,因為不涉收地遷拆、可發展的面積較大、政府亦較易掌握發展時間。他表示,香港缺地情況已頗嚴峻,沒有本錢再蹉跎,呼籲社會考慮政府的方案時,顧及全局,一起解決土地短缺問題。

 此外,陳茂波又稱,近年個別團體提出理由質疑土地需求,是忽略整體社會及實際需要,若繼續停滯不前,將如啟德發展計劃及新界東北新發展區,受制於不確定因素及冗長程序,窒礙港人的生活及本港的發展,並呼籲市民別再裹足不前。

改善人口老化 需地有增無減

 陳茂波昨日在《局長隨筆》撰文表示,近年時有個別團體提出各種理由及數字,包括以本港未來人口增長較估算低,故不需開拓更多土地為由,質疑對土地的需求,並反對當局提出在維港以外填海的建議,無疑是忽略了整體社會現況及實際需要。他稱,本港人口政策需要檢討,雖然人口預測會隨社會與經濟波動,不可能準確預測,但整體推算趨勢持續向上,為解決人口老化問題及改善生活質素,便得增加社區設施、完善交通網路及發展經濟,本港對土地的需要有加無減。

推算每10年增逾40萬人

 他又稱,按2012年公布的人口推算,未來30年香港人口增長約137萬,即平均每10年增加逾40萬人,屆時將需要逾2,700公頃土地容納;再者,鑑於公屋輪候冊上有仍逾22萬人輪候,居於劏房、寮屋及其他居住環境惡劣的市民又為數不少,加上在商業樓面、寫字樓、商舖等均短缺的同時,仍須每年供應可興建2萬個私人住宅單位的土地,以確保樓市平穩發展,但本港近年土地增加卻幾乎停滯不前,缺乏土地有目共睹。

 就建立土地儲備的重要性,陳茂波以啟德發展計劃為例,指出經過多番諮詢及決定零填海後,令可容納32萬人的約580公頃發展總面積,大幅縮減至今日僅能容納約9萬人的323公頃,即使有土地供私人住宅及公營房屋發展,有關房屋供應亦只能部分應付未來10年人口增長。

開發新土地 規劃花逾20年

 他再以新界東北新發展區為例,指計劃的規劃前後花逾20年,反映開發新土地需時冗長,為應付過程中的不確定因素及程序,港府必須多管齊下,如參考新加坡的的總體規劃圖,將填海列作最適合作土地儲備的方案,在不涉及收地遷拆下,以短、中及長期的形式存在,並按實際需要取用,令港府可就規劃發展較大面積地方時容易掌握發展時間。他強調,若香港現在仍裹足不前,土地供應緊絀將繼續窒礙港人的生活及本港的發展。

相關新聞
這個特首不太冷 享受工作重感情 (圖)
香港優勢漸減 深滬迎頭趕上 (圖)
李克強訪印 或簽邊境聯合聲明 (圖)
葉太:「佔中商討日」不必搞 (圖)
羅太:寸步不讓將釀可悲衝突 (圖)
明星效應 滬女爭驗乳癌基因 (圖)
「安祖蓮娜基因」上身 英男切前列腺 (圖)
國產「血泵」有望臨床應用 (圖)
莞「鎘米粉」銷穗 土地治污刻不容緩 (圖)
台將與菲平行調查真相 (圖)
美警開8槍射匪誤殺女人質 (圖)
美「強力球」頭獎 一注獨贏46億 (圖)
陳茂波:紓地荒填海最佳 (圖)
老婦倒垃圾遭迷魂洗劫 (圖)
18%產後抑鬱因哺乳「甩轆」 (圖)
陳俊傑「出戰」坪石 葉太陳百里造勢 (圖)
財爺:立會執「財政匙」非配角
張震遠否認求救地產商 (圖)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要聞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 
2020-2021年度財政預算案 
2020年兩會 
2019全國兩會 
「逃犯條例」修訂 
亞洲文明對話大會 
首屆粵港澳大灣區媒體峰會 
建國70周年 
施政報告2019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 
基本法30周年 
四十不惑 
駐港部隊軍營開放日 
科創潮流音樂嘉年華 
拘捕黎智英 
香港教育高峰論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