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檢索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13年6月14日 星期五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副刊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百家廊:多給患者臨終關懷


http://paper.wenweipo.com   [2013-06-14]     我要評論
放大圖片

■多給患者臨終關懷。 網上圖片

王大慶

 最近,在我身邊發生了兩起癌症患者的自殺事件。一起是我昔日同事的父親,不幸患上了肝癌,已到了晚期肝硬化,同時呼吸道、胃腸道、泌尿道等迸發感染,患者疼痛難忍,趁夜間家屬不注意割脈身亡。

 另一起是我去一家醫院幫親戚拍片檢查,親眼目睹了一位絕症患者跳樓自殺。當時我正在候診的椅子上坐著,突然間,聽到沉悶的砰的一聲,還有幾聲女人的尖叫。我站起來,見到所有人都趴在樓梯欄杆上往下望,我也走過去望了一眼,只見樓下大院裡的地面上,一個男人躺在血泊中,面朝下,一動不動,血仍然汩汩地從身上流出。這時幾個保安圍了上來,立即搬來屏風把死者圍了起來。須臾,死者的家屬也哭著過來了,很快我便得知死者跳樓自殺的原因。這個跳樓的50多歲,是個食道癌晚期患者 ,從發病開始就難以吞嚥食物,幾乎是連喝水都很困難,送到醫院檢查時已到了晚期,很難治癒,只能盡可能通過藥物治療和化療輸液延長生命。每次化療,患者都會很疼痛,還伴有食管壁炎症、水腫、痙攣等。他知道到了生命盡頭,無法再忍受病魔的折磨,便選擇了自殺解脫。

 這兩起絕症患者走向生命盡頭時的極端做法深深刺痛了我,因為絕症患者的求生慾望都非常強。無論男女老幼,他們承受病痛、治療手段以及生活方式劇變的能力絕對超過了他們過去對自己的了解。除非一個人到了極度絕望的境地,才會選擇放棄。令人心痛的是,絕症患者自殺現象比比皆是,從而使我國成為世界上絕症病人自殺率最高的國家之一。

 人世間最寶貴的是生命,因為生命對於每個人來說,都只有一次。當生命不可避免地要走向盡頭的時候,難免有無名的恐懼和孤獨。這時候,如果有一雙溫暖的手伸過來,在耳邊輕聲地說:「不要擔心,一切都會好的……」直到身體的每一個細胞都停止遊走,安詳、舒適、有尊嚴而無憾地走過人生旅程的最後一站,那該多好。這就是臨終關懷。根據科學定義,臨終關懷是指對生存時間有限(幾個月或更少)的患者提供護理,以減輕其生理痛苦和心理恐懼,其目的既不是治療疾病或延長生命,也不是加速死亡,而是改善病人餘壽的質量。有人把臨終關懷的人稱做「點燈的人」,也有人說他們所做的工作,是在「擁抱死亡」。美國一位臨終關懷專家認為,「人在臨死前精神上的痛苦大於肉體上的痛苦」。因此,在控制和減輕患者機體痛苦的同時,做好心理關懷也非常重要。的確,疾病來了並不可怕,但可怕的是失去了抗爭的勇氣與力量。臨終關懷,無疑就是在給重症患者以勇氣和尊嚴,提高他們在最後時光的生活質量,這是對生命的關懷,也是對生命的敬畏。特別對晚期絕症患者實施臨終關懷,不僅可減少病人痛苦、延長生存時間,更可以大大減少絕症患者的自殺,讓他們體面地走完生命最後一程。

 令人欣慰的是我國的一些大城市已經在這方面做了有益的嘗試。上海閘北區臨汾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便是其中的佼佼者。前不久我去上海探視小姑母,有機會了解到臨汾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開展的「臨終關懷」服務。小姑母居住點就在臨汾街道社區,平時看病也大多在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故對其開展的「臨終關懷」服務比較熟悉。小姑母說,社區從1995年起就開設臨終關懷服務了,2010年9月成立了國內首個社區臨終關懷科室,病床有40多張。主要收治生命終末期病人,以晚期癌症病人為主,預期生存期90天內。病房幫助病人進行病症上的護理,不做針對性治療,只緩解病人的疼痛、噁心、嘔吐以及心理恐懼等症狀。她有兩個患絕症的鄰居都在臨終關懷的病房度過了最後時刻。在小姑母的陪同下,我走進了這家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了解情況。在安寧病房,我們看到一位進入彌留之際的病人,這是一位肺癌晚期患者,肺部已大部分潰爛,靠著呼吸機在延緩生命,病房護士在床邊一邊為這位病人按摩已嚴重浮腫的雙手、雙腳,一邊在他耳旁柔聲安慰。聽不到哭聲和喊聲,空氣中卻分明流淌著生死的讀秒。在安寧病房,時間變得彌足珍貴,讓患者逝去如秋葉之靜美成了醫護人員的神聖職責。

 病房護士長告訴我們,她們開展的「臨終關懷」服務,主要就是身關懷和心關懷,所謂身關懷,就是通過醫護人員及家屬之照顧減輕患者之病痛,再配以合理的天然健康飲食提升身體能量;所謂心關懷,就是透過心理疏導減輕患者恐懼、不安、焦慮、埋怨、牽掛等心理,讓其安祥離世。在這裡有一個規定,無論病人身邊有無親人,在臨終的時刻,必須有醫護人員握著臨終者的手,並且不斷地在他( 她)耳畔輕輕地堅定地說:「別怕,別怕,我們陪著您。」雖然人是哭著來到世界的,但我們要讓他們笑著離開人間。

 誠然,讓患者安祥到另一個世界,既是對生命的關懷,也是對生命的敬畏。它不僅符合人類追求高生命質量的客觀要求,也體現了醫護職業道德的崇高。我們的社會應多多建立「臨終關懷」機構,給絕症患者以勇氣和尊嚴,提高他們在最後時光的生活質量,這除了社會的共識、志願者的介入、民間資金的支持外,政府的扶持也尤為重要。只有這樣,「臨終關懷」才能在我國蓬勃開展,成為患者人生路上最後溫馨的驛站。

相關新聞
《致青春》的輓歌 (圖)
影音館:《狂野時速6》極速官能狂轟 (圖)
影碟別注:《屍人保姆》另類養育之親 (圖)
六月焦點:《擬似主角》大男人的超現實幻想 (圖)
歷史與空間:亂世泥沼中的「變形金剛」 (圖)
生活點滴:養 魚 (圖)
豆棚閒話:敝帚自珍 (圖)
詞話詩說:灰
百家廊:多給患者臨終關懷 (圖)
琴台客聚:越界之思與音樂效果
翠袖乾坤:不一樣的婚禮
古今談:《鋼鐵俠3》創下最高票房紀錄
生活語絲:諷刺漫畫
演藝蝶影:謝君豪
此山中:黃鱔飯之路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副刊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