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李順誠表示,本港空氣質素「比上不足,比下有餘」。資料圖片
——夥內地蒐逾10城市數據 李順誠創「通量」概念獲獎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馮晉研)來自汽車和工廠等不同排放源的污染物,於大氣中會持續飄浮移動及產生化學變化,對內地沙塵暴惡化等環境問題、區域性的氣候轉變,甚至人體健康均影響深遠。由中國科學院地球環境研究所主理、香港理工大學協作的「黃土和粉塵等氣溶膠的理化特徵、形成過程與氣候環境變化」項目,便針對香港及內地10多個城市,記錄10年前後污染物的變化,又作深入化學及數據分析。研究並首創「通量」概念,從宏觀角度解構污染物的傳播路徑及影響,對跨地域的污染監察及防治有重要啟示,今年初獲頒最新一輪的「國家自然科學二等獎」。
參與研究的理大土木及結構工程學系教授李順誠在接受香港文匯報訪問時介紹,該項目的具體做法是於14個有代表性的城市,如北京、上海、廣州、香港、西安、杭州、廈門等,透過濾膜採集各地空氣的樣本,測試其污染物的濃度,並進行化學分析和比對,得出有機碳和元素碳等有碳氣溶膠的含量。目前研究仍處於數據收集的階段,期望能於半年至一年內完成整體數據收集和分析。
研粉塵「二次排放」化學變化
由於空氣中的污染物沒有地域邊界,是次研究首次提出「通量」概念。李順誠解釋,那是描述物質隨空氣,從一個地方大面積及大範圍地移動到另一地方的長距離輸送。他舉例說,每年3月至4月,北京面對的大面積沙塵暴,便牽涉到粉塵的長距離輸送,而有關的懸浮粒子和粉塵從排放源排出後,會於空氣中再經歷「二次排放」,過程中也會產生化學變化。研究除有助了解污染物的特性外,還可了解其傳播路徑及其產生化學反應的條件。
他續說,個別城市出現的粉塵和灰霾問題,有可能是本地或周邊地區的污染,也有可能是從其他遠距離地區污染物傳來而造成,是次研究項目的城市以至跨地域層面,為內地沙塵暴、城市懸浮粒子等污染監控提供科學分析依據,可望讓各地政府,按照當地實際情況做好空氣質量管理和減排措施,應用性很強。
年內於深辦大規模專家交流
李順誠又表示,除了科研分析外,中科院地球環境研究所也將聯合其他單位,協助內地城市進行監察和管理減排工作,並計劃於今年下半年在港理大於深圳的可持續城市建設研發中心,進行大規模的專家交流;而針對監測站、環保局、專責部門首長及操作和維護人員,研究所也有開展空氣污染監察和管理的培訓工作。
指內地空污難免 終會變好
就內地空氣污染問題,李順誠認為應以平常心看待,「在高速發展的社會,出現問題難免,跌跌撞撞,情況終會變好」,而亞洲各地區需要緊密合作,參考歐盟經驗,推動市民改變日常生活習慣,從低碳生活做起,相信仍有漫長路要走,但對最終能改善區內空氣污染感到樂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