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媒體暗訪發現有關私宰點,拍下黑臭塘水灌注牛肉的情況。網上圖片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郭若溪 深圳報道)位於廣東惠州的一批違法生產窩點,每日竟有超萬斤的注水牛肉(即人為加水增加重量以提高利潤的生牛肉)流入深圳各大肉類市場!無良私宰肉販向牛肉注入來自黑臭池塘的污水,還加入類似硼砂的化學品,經過「加料」後一斤牛肉有三両都是水。與正常市價相比,每頭牛可多賺近千元。
據深圳羅湖湖貝市場的肉販透露,位於惠州市惠陽區新圩鎮紅田村、博羅縣龍溪鎮銀崗村以及公莊鎮、泰美鎮共有4個靠近深圳邊界的私宰生牛窩點,日均產量約50頭,可加工出逾1萬斤的注水牛肉。
加入硼砂 防水流失
業內人士透露,私宰行規中,一頭1500斤重的生牛會剔出的300至400斤牛肉,在經過三道注水程序後,共可注進100斤至150斤水。為了讓水凝固在肌肉裡,不要流失太快,一般在注水時都會加入硼砂之類的化學物品。硼砂對人體健康的危害性很大,連續攝取會妨害消化道中酶的作用,引發多個內臟的蓄積性中毒。
檢驗檢疫 漏洞難堵
據悉,每日凌晨3時許,從私宰點有大批深圳牌貨車開出,抵達羅湖東門市場小巷內,便有接應的人將牛肉卸下裝箱,最後擺上市場上架銷售。在注水牛肉上架的肉檔上,肉販主動向記者兜售起價錢更加便宜的注水牛肉,每斤只需要29元,比正規肉便宜約5-6元。據觀察,此類注水牛肉顏色較鮮艷,手感光滑。整個市場上,幾乎每個肉檔都同時銷售兩種不同牛肉,當顧客要求價格更低時,檔主就向顧客推銷這些注水肉。
記者發現,私宰肉從入深後到上架銷售的整個過程都暢通無阻,不僅負責市場監管的辦公室內無人值班,檢驗檢疫監管也大有漏洞。據知情人士透露,與豬肉在豬身上加蓋檢驗檢疫章不同,牛肉是分解後以「螞蟻搬家」的方式進入市場,因此無法通過檢疫票追查牛肉身份。肉檔在正規屠場取部分肉品就可以獲得檢疫票,碰上檢查就拿這張牌應付。
業內人士透露,深圳市場每天牛肉需求量約為300頭,除正規屠宰場每日提供的200頭外,剩餘的三成需求都被私宰牛肉所佔據。注水後1斤牛肉約有3両都是水,雖然售價較低,但總重量已經增加,通常可比正常牛肉多賺逾千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