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檢索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13年7月13日 星期六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副刊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城市的化妝師——書寫小人物


http://paper.wenweipo.com   [2013-07-13]     我要評論
放大圖片

 ■胡野秋主持深圳民間的讀書會

 半個月前,胡野秋再次受命,擔任了深圳官方城市形象宣傳片的編劇。時代不同,環境各異,城市形象的宣傳與包裝也有了很大差異。無疑,這是一個巨大的挑戰。

 胡野秋告訴記者,這是他第四次擔任深圳城市形象宣傳片的編劇了。因為如今的城市發展速度太快,因此城市形象宣傳片的更新速度也會越來越快。就深圳而言,再去用大全景式的鏡頭去描繪高樓大廈,已經沒有甚麼意義。在他看來,城市最鮮活的主體就是人——每一個生活在這個城市中的小人物、平凡人。

 夢想,是屬於每一個人的,因此胡野秋將今次深圳城市形象片的名稱定為《深圳:夢想之城》。今次劇本在胡野秋的筆下,深圳成為了一個平凡人打拚創造夢想的城市——兒童們以合唱團的歌聲旋律,帶出了一幅幅深圳人編織城市夢想的故事圖景。這些平凡人,有來自全國各地農村的打工者,有城市中產。惟有平凡的,才是最美的。因此,小人物的故事,是點綴一個城市特質的最佳來源。

 在講述自己點綴城市的理念時,胡野秋表示,他尤為反對媒體藝人過度運用技術手法去刻畫城市生活的方式。「剪輯、鏡頭、拍攝方式、多少個拍攝機位,這些,都只是一種形式而已,沒有太多的實際意義,只有內容的理性思辨才是最為重要的,」這就是胡野秋對城市文化營銷的一種態度。

 胡野秋毫不諱言香港文化對自己劇作風格的影響。他一直關注香港的影視片製作與文化前沿。在胡野秋的眼中,香港的文化創作人,更擁有一種真正意義上的平民視角與人文精神——平安米的派發,社工的救濟,公眾假期的賣旗募捐,長者就醫,諸如此類的生活片段,都成為了他們追蹤的鏡頭。這些是香港的城市生活,城市文化,客觀記錄與敘述,只會讓香港這座城市更加美麗。但是,受歷史的慣性影響,內地的不少影視製作人,仍舊追求技術的優先,忽略內容的人文內涵。因此,是非常值得向香港學習的。

相關新聞
胡野秋:為城市點亮文化的彩燈 (圖)
香港有多遠:文化是一把尺 (圖)
城市的化妝師——書寫小人物 (圖)
「我在現場」:電視人生的座右銘 (圖)
發起「深圳讀書月」讓城市更柔美 (圖)
南望香港:要啟蒙、不要反智
「大家」寫作新時代與新媒體 (圖)
羅世宏:網絡寫作的可能性
馬家輝:擺脫傳統出版的限制
邱立本:主流社會的中文寫作
走東走西:保姆攝影師 (圖)
香港人越來越喜「閱」 (圖)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副刊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