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檢索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13年7月13日 星期六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副刊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羅世宏:網絡寫作的可能性


http://paper.wenweipo.com   [2013-07-13]     我要評論

 數字時代也要強調一個平台跟編輯的重要性。在這個作者飽和,但是讀者稀缺的時代,我們不愁沒有信息、資訊、文章可讀,我們愁的是有太多文章可讀,不知怎麼選擇。要能夠鑒別或者能夠確保好文章,作為作者,編輯的角色特別重要,因為作者每一篇文章都得到非常嚴肅、認真的對待。嚴肅、有深度的文章為甚麼在網絡時代這麼重要?正是因為在信息爆炸、風險不確定性愈來愈高的年代,我們更需要一些頭腦清醒、有自覺、有獨立判斷力、願意去研究問題、表達想法的作者。當然作者跟讀者的身份,因為科技的關係而重合,很多年輕人或者有潛力的人也可以從讀者身份轉化為作者,被挖掘的可能性比過去高得多了,而且網絡沒有篇幅跟時間限制。如果我們要在網絡上發表1500字、2000字、3000字或者6000字,事實上比傳統報刊的可能性更大,應該要去鼓勵,去爭取這樣一個空間。

 在過去傳統報刊時代,就曾經有編輯做這件事。《中國時報》人間副刊高先生(高信疆)在上世紀70年代末期、80年代初期就展示了一個編輯的風範,說他願意刊登余英時先生長達2萬字的文章在副刊上。副刊是一個相對自由的空間,也可能是最有思想性、對社會觀察最透徹,而且文字最犀利的一個空間。正因為高先生這樣一個人物的存在,所以包括像李敖、柏陽他們出獄的時候,也在高先生的邀請下,在人間副刊上發表文章,而且文章都不短。更近一點的例子是上世紀80年代中期的龍應台旋風,龍應台幾千字的文章不時在人間副刊發表,《中國時報》造就龍應台,我想相當程度是符合事實的。

相關新聞
胡野秋:為城市點亮文化的彩燈 (圖)
香港有多遠:文化是一把尺 (圖)
城市的化妝師——書寫小人物 (圖)
「我在現場」:電視人生的座右銘 (圖)
發起「深圳讀書月」讓城市更柔美 (圖)
南望香港:要啟蒙、不要反智
「大家」寫作新時代與新媒體 (圖)
羅世宏:網絡寫作的可能性
馬家輝:擺脫傳統出版的限制
邱立本:主流社會的中文寫作
走東走西:保姆攝影師 (圖)
香港人越來越喜「閱」 (圖)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副刊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